大新縣民族特色村寨工作顯實效
2021年09月02日16:38 | 來源:大新縣民族宗教服務中心

原標題:大新縣民族特色村寨工作顯實效
大新縣積極探索“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鄉村振興”新模式,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作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教育基地和鄉村振興示范點進行打造,走出一條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保護少數民族人文景觀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新路子,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逐步顯現實效。
完善基礎設施,促進邊境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群眾守邊固邊。結合鄉村振興建設不斷完善碩龍鎮、寶圩鄉等邊境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基礎設施,把邊境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環境優美的宜居鄉村,提升邊境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邊境各族群眾守邊固邊作用。
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依托黑衣壯、土司文化、高腔詩蕾等文化名片,充分利用山水生態優勢和少數民族文化優勢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產業,組織和引導群眾制作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等旅游周邊產品,從事民族特色文化表演展示等鄉村旅游服務工作,不斷提高群眾收入,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全縣各民族共同發展。
修復和建設民族人文景觀,增強各族群眾對本民族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發掘和傳承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和修復建設民族特色景觀、建筑,增強民族群眾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進而認同中華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經過近幾年的示范創建,該縣桃城鎮儂沙屯、堪圩鄉弄朋屯、恩城鄉新勝屯等3個屯獲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寶圩鄉板價屯獲得“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碩龍隴鑒屯、雷平科渡屯等2個提升在建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也初現成效。全縣少數民族村寨不斷得到開發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完善,各族群眾收入和幸福感不斷提升,全面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鄉村振興。(許世民)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