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审计局:以“四把标尺”量出清廉审计新高度

近年来,田东县审计局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创新打造“清廉审计”品牌,将思想、纪律、作风、文化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创新提出“以政治标尺把牢方向、以法治标尺规范权力、以专业标尺提升能力、以作风标尺树立形象”的“四把标尺”工作理念,以刚性标准校准审计行为,系统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打造“政治清明、廉洁高效、担当务实”的清廉审计机关,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审计监督屏障。
政治标尺——把牢审计工作“生命线”
田东县审计局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护航审计工作行稳致远。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审计根基。坚决维护县委审计委员会全面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审计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审计使命。依法依规推进审计项目实施,客观揭示问题隐患,同步防范廉政风险与违纪行为。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加大重点项目资金审计力度,守护群众“钱袋子”;深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紧盯权力运行、资金使用、资源分配关键环节,以审计监督助力党的自我革命。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优化政治生态。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审计全过程,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临时党小组+审计组”模式,以党建引领业务提质、以业务实践锤炼党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聚焦选人用人、反腐败斗争等重点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审计环境。
法治标尺:扎紧审计权力“制度网”
田东县审计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用法治思维规范审计权力运行,构建“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制度筑基,织密内控防线。局党组系统推进制度体系迭代升级,组织修订审计业务、学习管理、廉政建设等6大类60项内控制度,实现单位管理“全覆盖、无死角”。精准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针对局领导、中层干部及重点岗位梳理29项廉政风险点,逐一制定“一对一”防控措施,以制度刚性约束审计权力,为清廉审计筑牢“防火墙”。
流程管控,筑牢质量堡垒。严格遵循《审计现场管理办法》,构建“全流程、多层次”审计质量管控体系。审计实施阶段严格落实底稿三级复核制度,确保审计事实准确、证据充分、定性恰当;重大审计事项通过审计业务会议集体决策,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始终恪守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将廉洁从审理念融入审计立项、实施、报告、整改全流程,保障审计结论客观公正。
多维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创新构建“内部监督+被监督对象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监督网络。内部实现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全覆盖,开展“嵌入式”纪律监督;对被审计单位推行“一函一表一公告”机制,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同步递交《廉洁从审告知函》《审计工作监督评价表》并张贴公告,畅通双向监督渠道;社会层面公示监督举报电话,深化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协作,确保审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专业标尺:锤炼审计队伍“金刚钻”
田东县审计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协同联动、靶向攻坚,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科技赋能,打造数智审计新范式。构建“数字化审计+研究型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推行“传帮带+多元学习”培养机制,要求全员掌握Python、SPL等大数据审计技术。依托AI分析与大数据比对精准定位审计疑点,推动审计从“抽样式”“经验式”向“全覆盖、精准化”转型。2024年以来,多项成果获评市级以上奖项,其中,《发挥大数据叠加效应,揭示国有企业管理乱象》获百色市审计系统计算机成果演示二等奖,《加强国有企业审计研究推动企业管理提质增效》入选审计署审计干部学院业务交流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协同联动,构建监督贯通新格局。深化与纪检监察、巡察等监督力量协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跨部门数据资源,破除信息壁垒。定期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联合研判重点领域风险问题,提升监督精准度;创新与县人大共建《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监督互补”的高效监督体系,推动监督效能倍增。
靶向攻坚,提升审计监督新质效。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民生领域开展扶贫资金、乡村振兴资金专项审计,严查基层“微腐败”;权力监督领域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权力运行;政策落实层面实施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及时纠偏防风险;国企改革领域强化国有企业审计,推动完善治理体系。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监督,为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风标尺:筑牢审计干部“防火墙”
田东县审计局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纪法铸魂、严管厚爱、文化浸润,涵养清正廉洁的审计生态。
纪法铸魂,厚植廉洁思想根基。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为行动纲领,将党纪党规教育融入审计业务培训,实现纪律教育常态化。定期开展廉政主题党日活动,筑牢干部思想防线;构建“单位+家庭”双轨监督防线,向32名干部职工家属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倡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家访制度,深入了解干部八小时外思想动态与生活状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形成单位与家庭护廉守廉合力。
严管厚爱,健全队伍管理机制。构建“动态监管+人文关怀”双轨管理体系。建立审计干部廉政档案,将个人事项报告、考核结果等纳入动态管理,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重要依据;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对思想波动、作风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大力宣传勤廉典型事迹,以榜样力量引导年轻干部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
文化浸润,涵养清廉审计生态。打造“立体式”廉政教育矩阵:开展“一把手”讲党课、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家风家教活动等特色教育240人次;设计“清廉审计”文化墙,让廉洁文化“可视可感”;深化以案促改,通报典型案例、组织职务犯罪庭审旁听,用“身边事”敲响“警示钟”,推动清廉文化入脑入心,构建崇廉拒腐的审计文化生态。(谭秋圆 潘农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