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宝安大化携手协作 民生帮扶绘就振兴新图景

2025年08月22日16:08 |
小字号

深圳市宝安区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深度实施粤桂东西部协作机制,2024年以来,宝安驻大化工作组投入200万元区级民生帮扶资金,精准对接需求,实施6个项目,解决当地急难愁盼问题,以民生帮扶助力大化乡村振兴。

创新治理模式,激活社区活力

“我参加社区助残公益活动、反诈宣传、环境清洁等志愿服务,共获得奖励积分79分,兑换到了抽纸等生活物品,我兑换得到物品越多,说明我为社区出力越多、贡献越大。”大化古江社区居民罗统婵的这番话,道出了宝安・大化粤桂协作公益服务中心带来的显著变化。

2024年,宝安区海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深圳先进的治理经验引入大化易地搬迁古江社区,创新推出“一心三站”模式——以粤桂协作公益服务中心为核心,联动社会服务站、志愿服务站、劳务协作站,形成“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格局,实现“1+1+1>3”的融合效能。其中,“粤桂共建爱心积分超市”成效显著,通过“积分制”量化居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行为,凭积分可兑换物资。参与人数从最初的26人发展到如今180人常态参与,累计积分达10000分,兑换物资1500件。如今,拾金不昧、助老爱幼、矛盾调解等文明行为在社区蔚然成风,激发了搬迁群众主动性,成为粤桂协作社区治理特色样板,推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落地。

补齐民生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教育与民生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该县雅龙乡镇西村小学曾面临如厕难、用水难,578名师生受影响。原有厕所23个蹲位破烂,旱厕设计及缺水导致臭气熏天;学校师生生活用水靠积雨水柜,旱季用水困难。

得知这一情况后,宝安驻大化工作组迅速投入100万元资金,援建了新厕所和集中供水工程。如今,崭新的厕所改善了学生生活环境,稳定的供水系统不仅保障了学校全年用水,还惠及周边村屯。

“下雨天再也不用捂着鼻子去厕所,水龙头随时有水的感觉真好!”学生们的笑容,见证着帮扶资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该县古文乡驻地自来水管网因老化、钙化堵塞,旱季常停水,最长达7天,300户群众受影响。宝安工作组投入44万元改造饮水管路,问题迎刃而解。“改造前接一桶水等半小时,现在全天水流稳定。”村民反馈良好。

该县都阳镇尚武村6个自然屯179户村民,因42盏路灯损坏、64盏缺失面临夜间出行安全隐患。宝安帮扶资金投入后,新增64盏、维修42盏路灯,照亮村民回家路,点亮乡村夜晚。

赋能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依托该县北景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优势,宝安工作组投入42万元在江栋村平吉屯建设渔业码头,助力当地渔业发展。

过去渔民卖鱼,鲜鱼装卸损耗大且易错过好行情。如今,加固加宽的岸线和新建的装卸平台提升运输效率,鲜鱼可快速对接外地市场。

近日,该码头单日交易超万斤鲜鱼,成交额达13.25万元。“以前装一万斤鱼需7-8人,耗时4小时,现在3-4人2小时完成,云南、贵州、广东老板直接来收,新鲜价好!”江栋村养鱼大户覃福当欣喜地说。

从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到民生短板的精准补齐,从产业发展的效能提升到群众笑脸的生动绽放,宝安与大化的携手协作,让200万元民生帮扶资金发挥出了最大效益。这份跨越千里的深厚情谊,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绘就了粤桂协作助力乡村振兴新图景。(覃文军)

来源:大化县委宣传部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