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享中药房让群众在家门口用上放心药
田东县破题基层中医药“最后一公里”

近日,广西田东县朔良镇村民黄大爷在村卫生室接过村医递来的中药汤剂,扫码查看煎煮记录后感叹:“以前抓中药要跑县里一天,现在卫生院开方,第二天药就送到家。”这一变化源于田东县智慧共享中药房的全面落地——这项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典型案例的改革,正让桂西山区群众享受与县级医院同质化的中医药服务。
中药处方背后的破局之道
在田东县中医医院煎药中心,三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贴着“林逢镇卫生院”标签的药包正在封装,系统显示:该处方由乡镇卫生院中医师在线开具,经县中医院AI系统自动审核配伍禁忌,高级中药师远程复核后进入煎制流程,全程条码溯源。
“过去乡镇卫生院面临三难:中药房建设成本高、饮片不足百种、专业药师稀缺。”田东县中医医院院长李立定指着大屏介绍,“如今通过‘虚拟药房+统一配送’,13家乡镇卫生院饮片目录从52种增至428种,两年配送汤剂2.1万付,为基层节约药房建设成本600万元。”
公交班车变身“送药专列”
下午3点,司机韦师傅熟练搬运保温箱:“每天两趟,全县167个村都能24小时内免费收药。”为破解山区配送难题,田东县中医医院与县汽车总站签约,利用现有公交网络建立配送体系。2025年更引入邮政快递开展药品寄递业务,卧床患者可直送到家。
在作登瑶族乡卫生院的智慧药房终端前,医生杨杰淑演示操作流程:患者就诊后,系统自动生成带医保结算码的电子处方,县中医医院实时接收煎药,村民手机可查煎煮进度。“连特殊煎法都标注清楚,再不怕搞错先煎后下了!”她笑着说。
AI赋能筑牢质量防线
在质量控制区,AI系统正在预警:“朔良镇处方003号:生半夏与附子同用,请复核!”主管药师立即致电村医核实。“系统已内置十八反十九畏规则,处方合格率从87%升至98%。”药学部主任黄维锋展示数据墙——煎煮温度、库存周转、配送时效等16项指标实时跳动。
该体系未来会陆续纳入人工智能升级:AI辅助开方系统为村医推荐经典方剂,四诊仪远程采集舌脉数据辅助辨证,智能调剂机器人将误差控制在±0.5克。
县域联盟激活“人才池”
为使技术真正扎根,田东县中医联盟实施“双百计划”:百名县级专家每月下乡坐诊带教,百名村医进院轮训。曾因开方不规范被系统拦截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李艺,经三个月培训后已成为骨干:“现在能独立处理常见病,患者复诊率提高三成。”
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评价:“田东模式通过制度创新盘活现有资源,用一张数字化网络打通中医药服务末梢神经,为西部区域医改提供可复制的‘中医方案’。”(周章师、黄晓珍、岑克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