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在交旅”采风团踏访桂东北——
千年古道牵山水 今朝新路绘画卷

八桂大地,绿意漫过层峦,生机浸透江河。近期,“桂在交旅——山水之间有通途”大型行进式采风活动从南宁整装启程。采风团循着茶船古道的帆影、潇贺古道的蹄痕、灵渠的清波、湘桂古道的车辙,深入梧州、贺州、桂林三市,在桂东北的山水间触摸千年交通文明的脉搏,见证现代通途如何为古道新添活力,续写山水与人文交融的新篇。
梧州:茶船古道飘新香
沿国道355线蜿蜒入山,采风团首站抵达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千年六堡茶的故乡。
明清时期,六堡河是六堡茶外运的主要渠道。茶农们将六堡茶装入竹箩麻袋,在合口码头装上尖头船,顺六堡河而下,经东安江、贺江汇入西江,一路扬帆,远销南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这条茶叶运输的黄金水道也被称为“茶船古道”,合口码头便是其起点。如今,码头上的石阶仍留着船工的凿痕,而不远处的国道355线,正以另一种姿态续写着“航道”的故事。
2020年,国道355线苍梧梨埠至昭平马江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成功串联起梨埠镇、六堡镇、狮寨镇和昭平县马江镇,途经100个村庄。“以往公路没有建好的时候,28公里的山路有200多个急弯,路面颠簸,茶叶运输耗时又费力。”黑石山茶厂厂长倪超帆用手比划着,“现在,茶农运茶的时间比以前缩短1.5小时。道路通畅了,货物进出更方便了。如今,我们的产品通过国道355线等通道,能高效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贺州:潇贺古道焕新生
从六堡镇沿高速向北,采风团顺利抵达贺州。
踏入贺州姑婆山旅游度假区,满目苍翠扑面而来。“这里不愧是夏日的避暑胜地!山美水美,空气清新,真是不虚此行。”采访团成员忍不住张开双臂,深深呼吸。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9.75%,年均气温只有18.2℃,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5万个,是华南地区“洗肺避暑”的好去处。
2023年10月升级通车的姑婆山旅游公路,修复了破损的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上下面层,完善了交通标线等,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前往景区的通行体验。“自驾来这里太方便了!”广东韶关自驾游客廖水生对焕然一新的公路赞不绝口。
告别姑婆山,采风团沿改造一新的县道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作为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这里是秦汉时期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重要传播渠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地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
“以前路不好,大家都不怎么知道这里。”富川瑶族自治县文旅局旅游产业负责人楼清回忆。岔山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7年秀水至岔山公路修通,2018年环村沥青路建成,如今更有永贺高速、207国道等外围路网护航。
交通的改善让这座古村“活”了起来。村民杨志魁在古村“读书吧”里在教游客打油茶、做梭子粑粑,笑着说:“路通了,游客多了,我们的油茶、凉粉成了‘网红小吃’,大家都很喜欢。”
桂林:湘桂古道奏交响
来到桂林,灵渠的清波先递来千年邀约。灵渠始建于秦代,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沟通湘漓水系,开辟了湘桂间交通水道。岁月流转,这条古老运河通航至今,继续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等功能,滋养着兴安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的6.5万亩农田,惠及5.9万余人。
从灵渠沿公路前进,猫儿山的绿意漫过车窗。采风团走进猫儿山水上运动中心,“窝囊漂”的嬉笑声顺着溪流传来,游客或躺或趴在浮垫上任随清澈山泉推着缓缓前行。“不用赶时间,在水里发会儿呆都舒服。”来自柳州的王女士特意带孩子前来体验。
这座华南第一峰,曾因山路崎岖而“养在深闺无人识”。去年底,华江瑶族乡旅游公路Ⅰ期正式通车,原本蜿蜒曲折、需绕行七十八个弯的山路,现在仅需6分钟车程就能快速抵达景区。这不仅让游客出行便捷,更充分盘活了猫儿山的山水资源。
“‘凉资源’成了‘热经济’。”广西旅发集团猫儿山公司董事长孙鹏说,交通盘活了山水,“玩水+”等新玩法正让更多人爱上这里。
灵渠不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更是湘桂古道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自宋代起,湘桂间民间商贸日渐昌盛,而湘桂水道年久失修,水运能力有限。于是,一条以桂林为枢纽,北接湖南南部、南通广西腹地的陆路商道应运而生,史称“湘桂古道”。
如今,古老的湘桂古道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国道322线沿其历史脉络延伸,并与国道357线等其他高速路网共同构成湘桂现代交通的关键环节。
采风团沿国道322线继续前行,在灵川境内转入国道357线,不久便抵达大圩镇东漓古村。这里曾是湘桂古道旁重要的“商贸歇脚点”。
“为保护这份珍贵的交通与商贸文化遗产,我们秉持‘母本复制、异地重建’原则。”桂林古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卯兴明说,古村保留、复刻了明清时期的夯土民居、穿斗式木楼,连墙角的排水石槽、屋檐的滴水兽,都还是旧时模样。
“东漓古村在2018年试营业时,因道路不通畅,客流量有限。”东漓古村景区市场部总监陈湘川站在崭新的道路上感慨,“随着国道357线灵川大圩段改扩建工程完工,原本拥堵狭窄的双车道升级为宽阔的六车道,交通更加便利了。2024年古村游客接待量已接近30万人次,其中有四成是自驾而来。路通了,古村才真正‘活’在当下。”
除了通达的古道新路,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配套服务也在持续升级。
位于国道322线灵川一级公路服务区的“司机之家”,传递着现代交通的温度。推门而入,休息室、共享厨房、热水淋浴房、自助洗衣房、母婴室、阅览学习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停车、加油、充电“一站式”搞定。
“以前累了蜷在驾驶室,吃口热饭得绕三公里找饭馆。”货车司机唐先生笑着说,“现在能做饭、能眯觉,心里暖乎!”
古道石板与柏油路在车轮下对话,马帮铃声与导航提示音在山水间和鸣。在桂东北大地上,现代公路如银线串珠,将散落的历史遗存与自然瑰宝连缀成卷。交旅相融间,山水更活,古道更兴,八桂大地上的“通途故事”,正越写越精彩。(文馨、杨欣雨、乔佳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