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西山瑶族乡:创新推行“四实”工作法 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2025年07月22日09:59 |
小字号

灌阳县西山瑶族乡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以提升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目标,创新探索并深入实施“四实”工作法(法治宣传出实招、多元联动强实功、文化浸润鼓实劲、纪律约束重实责),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西山特色的善治之路,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法治宣传出实招,筑牢治理根基“定盘星”。坚持法治先行,将法治理念融入乡村治理血脉,夯实长治久安基石。一是建强多元普法矩阵。有效整合人大代表联络站、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联合乡派出所、司法所,创新实施法治多部门联动宣传模式。聚焦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群众关切热点难点,年均开展“法律进村屯”精准宣讲4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充分利用赶集日、庙会、“6·26”国际禁毒日等契机,通过发放宣传图册、设立咨询台、LED屏展播等形式,用通俗语言“送法上门”。在1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设立“法治图书角”,配齐常用法律书籍,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二是畅通线上线下渠道。线上依托微信群、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平台,定期推送法律解读、“以案释法”案例,实现法律资讯“指尖直达”。线下紧抓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传统节庆等人员聚集时机,邀请民警、法律顾问现场授课,通报治安动态,剖析典型案例,传授实用防范技能,让法治声音深入人心。三是培育法治中坚力量。深入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系统培训、实战锻炼,重点提升其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引导村民、服务乡村的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入户法治宣传100余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法治精神在瑶乡蔚然成风。

多元联动强实功,共绘共治共享“同心圆”。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激发多元主体活力,凝聚共治共享合力。一是深化民主协商实践。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和“板凳议事”等多种形式协商活动,聚焦矛盾纠纷调解、惠民政策落实、“一事一议”项目等群众关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修订完善务实管用、富有乡土气息的村规民约,有效实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二是推动村务阳光运行。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统一设置高标准“三务”公开栏,明确党务、村务一般事项按季度公开,财务收支明细按月公开,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即时公开。确保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明白、放心。三是创新文明善治载体。推广“村级爱心超市”积分管理模式。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遵守村规民约、践行孝老爱亲、投身志愿服务、争当道德模范等善行义举量化积分,凭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文明乡风,为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文化浸润鼓实劲,涵养治理深厚“软实力”。深挖民族文化富矿,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活化民族传统节庆。充分利用“二月八”、“三月三”、传统庙会等特色节日,精心组织民俗展演、技艺比拼、非遗展示等系列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创新运用瑶族山歌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传唱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故事、法律法规知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广西三月三”嘉年华、民族体育竞技等活动中,极大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成功举办了独具魅力的“六月十九”素食文化旅游节,通过集中展示瑶乡特色素食、传统服饰、民俗歌舞,生动呈现瑶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吸引八方来客,显著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影响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建立“党建+非遗”联动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引领力融入非遗保护传承全过程。以“素食文化旅游节”为契机,今年7月,在李家村上江口屯油茶屋开展油茶制作等非遗体验活动,开发非遗体验游、非遗特色产品,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纪律约束重实责,织密治理清廉“防护网”。坚持严字当头,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乡村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规范“三资”严管理。深入开展“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清查整治行动,聚焦资源发包、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堵塞监管漏洞,坚决守护好村集体“家底”,织密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廉政防护网”。二是健全立体监督体系。构建群众广泛监督、村级监督委员贴身监督、党员中心户就近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督网络。重点强化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严格执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确保每一分集体资金用得规范、花得明白,向村民交出一本“阳光账”“放心账”。三是筑牢廉洁思想防线。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乡党委、各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引导基层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6次,受教育党员干部400余人次,清风正气日益充盈。

下一步,西山瑶族乡将持续深化拓展“四实”工作法内涵,不断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乡村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筑牢和谐稳定根基,确保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充分地惠及全体人民,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冼绍霖)

来源:西山瑶族乡人民政府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