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小品《候鸟的约定》呈现守护候鸟天堂感人故事

2025年07月11日15:3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山心沙岛上的候鸟。黄国庆摄

“在港口区企沙镇山心沙岛的滩涂上,候鸟们嬉戏觅食、盘旋飞舞,绿岛上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呈现出一幅绿洲碧波群鸟飞的生态画卷……”6月13日,防城港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上,由港口区文化馆参演的小品《候鸟的约定》在“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防城港市选拔赛”中亮相,为观众呈现了企沙镇山新村村民和爱鸟人士保护山心沙岛的感人故事。

小品《候鸟的约定》主要讲述了环保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及调和过程。周微微作为环保局工作人员,致力于保护山心沙岛这一候鸟越冬栖息地。而村民李伯在王总的诱惑下,想通过开发海岛获利,王总则一心盘算开发,不顾海岛生态环境。王总催促李伯签约,准备动用推土机开工,周微微竭力阻拦。李伯起初在利益诱惑下摇摆不定,但周微微不断向他强调候鸟对于海岛的重要性,并提及他儿子小时候与候鸟的故事,李伯想起与儿子的约定,明白保护海岛对候鸟、对儿子回忆的意义,最终醒悟并拒绝与王总签约,守护住了山心沙岛这一候鸟天堂。

小品以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山心沙岛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原型。在防城港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东南海域,有一座呈海马状、长约300米、宽约140米的小岛——山心沙岛,岛上成片的木麻黄郁郁葱葱,连接陆地和海岛的栈桥两侧种植了大片红树林,岛中心及周边沙滩、湿地滩涂上,水鸟们在安心觅食、翩翩起舞。

小品《候鸟的约定》。洪许艳摄

因拥有红树林、泥质滩涂、沙滩等优质且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山心沙岛成为广西沿海最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每年9月至次年3月,在山心沙岛停歇的鸟类基本稳定在2万只至5万只,特别是发现有濒危极危的勺嘴鹬。

然而,在2016年前,山心沙岛曾面临岛失鸟飞的风险。由于全岛由沙质土壤堆积形成,生态系统脆弱,风浪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岛体稳定性差,岛体由1996年记录的11.2公顷急剧缩减至4.1公顷(2017年)。

岛屿修复、生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16年,港口区启动申报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工作;2017年,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获批实施;2018年,项目正式启动实施。项目建设之初的宗旨主要是海岛保护+旅游,但港口区海洋局在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公示中,根据众多鸟类专家和各地爱鸟人士的建议,反复论证、完善方案,放弃原建设方案中的观景台、休闲广场、环岛路和游人栈道等旅游设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修复了海岛脆弱的生态环境。最后通过生态拦沙堤、沙滩修复、原有植被修复、植被种植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开展生态护岸和岛体加固修复工程,同时加强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对影响候鸟迁徙的围网进行拆除;开展海岛生态监测站点建设,提高监视监测能力。

修复后的山心沙岛。钟馥蔚摄

通过建设养护成效初现,岛体面积由2017年的4.1公顷扩展至9.2公顷。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沙虫等海洋底栖生物迅速繁殖。2018年以来,山心沙岛单次记录到鸟类数量超过1.3万只,是2016年3000只的4倍之多,涵盖了95种鸟类科目、8种全球受威胁鸟类。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山心沙岛日渐成为当地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平台。项目建成后,海岛周边旅游吸引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山新村、簕山古渔村游玩,企业入村投资投产,辐射带动农家乐等新型商业形态的迅速兴起,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经过这几年我们的共同努力,2017年我们山新村(荣获)这个全国文明村,所以说现在搞旅游搞民宿的也很多了。我们去年数了一下,搞民宿的大概有50多家,跟旅游挂钩的群众现在基本上有两三百户开展旅游活动。现在从前年开始,我们在旅游这块,群众就得到了第一桶金。”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党支部书记陈波说。(苏武)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