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大新县那岭乡: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新发展

2025年07月11日08:3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今年以来,广西大新县那岭乡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把作风建设与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民生事项结合起来,引导推动从“等群众上门”主动“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持续推动转作风促发展。

以“创新之风”聚人才之力,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那岭乡抓牢“关键三步走”,发挥“关键优势”、抓好“关键力量”、用好“关键经验”,稳步推进以乡中心站所和村干部履职承诺、定岗定责、民主评议、组织谈心、教育引导和综合考核为主体的“五制一考核”管理监督体系,扎扎实实推动乡村两级干部从“等靠要”变为“闯创干”,从“管本位”转向“服务型”。持续领办“书记领航”项目,开展“书记夜访”,推出乡贤反哺发展和重点项目跟踪机制,党政班子成员一对一联系在外能人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建立定期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依托乡党校开展乡机关干部能力提升、本地“土专家”“田秀才”技术和农村层面党建业务培训班,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关键少数”搭建广阔舞台,推动为民服务工作走实走深,见行见效。

“发展规划再好,好政策要落实好,关键还要看落地情况。推动发展,取得实打实的成效,关键在于作风的提升、‘领头雁’作用和队伍的战斗力。”那岭乡好胜村党总支部书记赵勇军说。

当前,那岭乡好胜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村“两委”成员奔赴田间地头,听取农户意见建议,积极动员本土人才参与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特色产业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率先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创办了万羽规模生态鸡家庭农场,成功辐射本村及邻近村屯,累计带动百余户农户实现增收,户均年收入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赵勇军积极牵头组建果农合作社,推行统一农资采购、标准化管理和技术培训,组建“党员帮帮团”,通过转发微信群、朋友圈、联系客商、快团团小程序下单等方式为桂花梨“花式带货”,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2024年全村销售桂花梨约25万斤,销售额达50万以上。村集体销售额7万多元,带动农户增收3000至6000元左右。

以“务实之风”破发展之困,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那岭乡坚持“农业之乡”定位,着力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探索推进用“小实事”带动“大幸福”的“以小见大”做法,推动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干部驻村蹲点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各村发展实际,杜绝作风漂浮“拦路虎”和干部调研“走秀化”,把办公桌搬到果园大棚、把研讨会开在田埂地头,以产业发展的“成绩单”检验作风建设成效,让特色产业发展真正成为村民的“摇钱树”,加快促进产业品牌化和特色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

“我们始终聚焦为民办实事,坚持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促增收’为主攻点、‘转作风’为关键点,以‘提级服务’谋村级产业、‘压级管理’促农民增收,推动强村富农具体化、干部队伍优良化,促进群众增收和产业协同发展。”那岭乡岜伏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潘锋说。

今年以来,那岭乡坚持解放思想,聚焦村屯人居环境和庭院经济特色产业齐头并进,打造那岭乡岜伏村那福屯人居环境改善和龙须菜庭院种植示范点。用专项资金、群众投工投劳、互帮互助的环境整治经验,先后利用上级粤桂财政扶贫资金项目30万元实施排污排水、地面硬化等,协调推动县平台企业投资123万元实施墙体立面改造41栋,涉及41户166人。同时,鼓励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路旁及山脚地带推动发展龙须菜种植,作为该屯庭院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屯已有32户138人发展种植龙须菜,总面积达150亩以上,单龙须菜方面群众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6万元左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那岭乡将持续把转作风、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推动发展的主要方式,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做出成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梁小神 赵小妹)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