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行业

绿电点金 六堡飘香

——广西梧州电气化赋能千年茶乡振兴路

2025年07月07日09:0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6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四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上,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电气示范化村的优秀经验得到了与会代表及各界专家的肯定。近年来,梧州供电局以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为核心,推进农村电气化,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村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深度转型,将“电气化示范村”的金名片,助推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梧州“茶光互补”示范项目。梧州供电局供图

梧州“茶光互补”示范项目。梧州供电局供图

电网升级,筑牢茶乡“绿色基底”

在夏日的苍梧县六堡镇大中村,连片茶园在智能灌溉系统下泛着翠色,茶农指尖在电控炒茶机上翻飞,村头的光伏充电桩旁,游客的新能源车往来不息。

“过去炒茶靠烧柴,温度难控,一锅茶品质参差;现在电控设备精准到0.1℃,每批茶香都醇厚如一!”国家级非遗六堡茶传承人蒋朝晖在苍松茶厂车间感慨。他的身后,激光选色机正以快速的分拣效率替代人工,烘茶产能提升20%。

六堡茶产业升级变化的背后,是广西电力部门近三年累计投入电网改造资金5000多万元的成果。在大中村,733万元投资换来了电网建设脱胎换骨的变化。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21公里,户均供电容量跃至3.09千伏安,停电时间下降73.3%。智能台区实时监测用电负荷,茶企的激光选色机、电烘干机不再因电压不稳“罢工”。

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茶光共生”的巧思。在蒙山县屯巴山,全国首个“茶光互补”生态茶园将光伏发电与茶树种植深度融合,150兆瓦光伏年发电超1亿千瓦时,绿电反哺茶园智能灌溉与加工环节,土地利用率与产业附加值双提升,带动3个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梧州供电局同步推进110千伏变电站建设,为产业链注入可靠绿电。

广西农垦三源公司六堡茶全电气化生产车间。梧州供电局供图

广西农垦三源公司六堡茶全电气化生产车间。梧州供电局供图

“电保姆”服务,激活产业新动能

在广西农垦三源茶业公司,全自动生产线正以“18倍手工效率”运转。总经理梁芳韬算了一笔账,电气化让陈化周期缩短30%,年产量可突破1000吨。这得益于梧州供电局对六堡茶产业实施“首席客户经理+首席问题解决官”工作机制,为六堡茶实体经济提供全链条、高品质的供电服务。

电气化更催生了“茶旅融合”的共富模式。大中村18家全电民宿春节期间订单增长超50%,旅行出游高峰期间民宿供不应求,游客还可体验电控炒茶非遗工艺,慕名游玩的游客带动村集体收入一同增长。供电局同步布局136个乡镇充电桩,织就“城市—高速—乡村”三级充电网,新能源车直抵茶园深处。

大中村牌坊“光充一体”智能充电站。梧州供电局供图

大中村牌坊“光充一体”智能充电站。梧州供电局供图

从一叶到百业,绿电绘就乡村振兴长卷

如今的梧州,电气化已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开花”。大中村引领“全电制茶”,智能生产线让千年工艺标准化;电能驱动生态旅游价值高效转化,藤县象棋镇道家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名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预计2025年人均年收入1.95万元,增长6.6%。长洲区泗洲村2024年旅游收入超700万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突破400万元。北楼村以绿电产业筑牢现代农业根基,绿云村以生态农旅电气化转型绘就山水经济,交村深耕蔬菜花卉种植电气化实践培育特色产业……

电气化不是终点,而是乡村现代化的起点。据悉,广西已建成3100个电气化村,未来三年将推动4000个提升村建设,让绿电成为乡村振兴最澎湃的引擎。

当无人机掠过六堡镇连绵茶山,银线穿梭处,尽是机器轰鸣与茶香氤氲的和鸣。这片曾被茶船驮向世界的古老树叶,正借绿电之光,谱写乡村振兴的新茶经。(黄金玉、李劲松)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