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村:
“四心”共融促发展 赋能乡村启新程

近年来,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独具特色的“四心”实践将民心紧紧凝聚,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蓬勃兴旺,群众生活甜蜜富足,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诚心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始终将诚信理念融入葡萄产业全链条,创新开展“葡萄架下的诚信课”,规范约束农药、化肥的运用,确保每串葡萄“生态、环保、无公害”。依托土壤改良、品种培优、水肥一体化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行“每亩控产、每株控穗、每串控粒”技术,实现葡萄优质稳产。村里种植大户赵德新作为诚信经营的标杆,拒绝使用“膨大剂”和“催熟剂”,种出的葡萄口感纯正、风味浓郁,先后荣获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银奖”等十几项荣誉。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都遵守着诚心种植、诚信经营的初心。2024年,全村1300亩葡萄园年产葡萄超2200多吨,人均年收入达2.78万元。晶莹剔透的葡萄串起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果果”。
以润心树新风,涵养文明乡风新气象。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宣讲20余场,发放倡议书450余份。探索实施“党员联户”网格化管理机制,每名党员联系10户农户,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形成“党员带头改、群众跟着变”的示范效应。全村党员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成功入选2024年全区移风易俗试点村。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三好一户”等评比活动,全村共评选“好婆婆”6位,“好媳妇”5位,“好邻居”4位,“十星级文明户”4户,通过树立身边榜样,激发群众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不断推动文明乡风建设走深走实。
以连心聚合力,构建党群共建新格局。创建“银龄本色·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和五架车村老书记工作室,以老书记领头、老党员当先凝聚“银发”力量,组织开展种养技术指导10余场,解决难题57个,参与矛盾纠纷调解20余起,实践基地作为2023年自治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点。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党群联动共拆除旧房105处,清理乱搭乱建230处,完成房屋立面改造165座,打造“三微”建设85个,新增绿化面积3000余平方。2024年五架车村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以甜心惠民生,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紧抓“乡村著名行动”契机,率先开展乡村地名建设工作,完成“先锋路”“诚信路”“同心广场”等路巷命名设标59个、门牌编码设标176户、自主采集惠农助农兴趣点300余个;通过“地名+电商”模式,五架车诚信葡萄知名度不断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依托葡萄产业建成桂林市首个农旅结合公园—兴安县灵渠葡萄公园,开发“葡萄采摘体验游”路线,融合休闲观光、亲子采摘、农事体验等功能,连续举办葡萄采摘、电商直播等活动,2024年葡萄电商销售额约500万元,同比增长20%左右。如今,五架车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在葡萄成熟的季节,村里的停车场几乎天天都停满了车,游客一波接一波地来,发展农家乐、小卖部12家,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李慧敏)
来源:兴安县溶江镇人民政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