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以“石榴籽”精神融监管促团结

2025年06月27日17:4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工作人员在祝著节保障各族群众的食品安全。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工作人员在祝著节保障各族群众的食品安全。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民族工作深度融入市场监管全链条,通过“思想引领+服务赋能+监管护航+产业筑基”组合拳,推动各族群众在市场发展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为县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强劲市场监管动能。

思想铸魂:让团结之花在监管一线绽放

“每周一学”已成为该局干部职工的必修课。通过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政策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市场监管大讲堂”开展民族理论专题研讨,干部职工维护民族团结的使命感显著增强。在今年“3·15”活动现场,身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用汉语和瑶语双语讲解消费维权知识,引来各族群众驻足聆听。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该局累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4场,发放双语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商超、农贸市场等场所布设LED宣传标语200余处,实现政策宣传“零距离”覆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我们不仅要做市场秩序的守护者,更要当民族团结的传播者。”该局党组书记在湘江战役纪念馆现场教学时强调。今年以来,该局组织120余名干部职工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通过重走红军路、聆听老兵讲党史,让各族党员在革命精神洗礼中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服务聚力:打造民族经济发展“加速引擎”

在大化政务服务中心“民族企业专窗”前,瑶族商户蓝女士通过“云帮办”系统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服装店注册。这是该局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5年以来,该局为125家新办企业赠送印章625枚,累计为市场主体节约成本2.8万元。针对个体工商户转型难题,该局建立“一对一”指导机制,上半年成功助力11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新增市场主体814户,全县实有经营主体达21699户,创历史新高。

在都阳镇,该局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开展年报“帮办代办”服务,手把手指导瑶族群众填报数据。“以前觉得年报很难,现在干部上门教,几分钟就弄好了!”个体户蒙先生的点赞背后,是该局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今年上半年,该局累计开展上门服务300余次,群众满意度达98%。不断提升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监管护航:织密各族群众权益“防护网”

“端午节前,执法人员把超市的粽子抽检了个遍,我们买得放心!”大化镇居民李阿姨的感慨,源于该局推行的“日常巡查+专项治理”双轨监管模式。2025年上半年,该局针对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检查200余次,在祝著节等民族节庆前排查食品安全隐患50处,以“铁腕执法”守护各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消费维权方面,12315热线化身“民族团结连心桥”。今年5月,一起涉及壮族、瑶族两方的买卖纠纷通过热线快速调解,当事人当场达成和解。数据显示,上半年该局高效处置消费投诉举报230件,办结率9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98万元。同时,该局聚焦民生领域开展“铁拳行动”,检查市场主体1700余户次,查办违法案件130件,案值达49.16万元,罚没款9.48万元,有力震慑了市场乱象,维护各族人民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产业筑基:激活民族地区发展“新动能”

在大化贡川乡,“大化七百弄鸡”地理标志商标让养殖户韦大叔的销路越来越广。这得益于该局实施的“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042件,发明专利66件,指导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万元,民族品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此外,5家企业通过绿色建材和绿色食品认证,带动产品溢价30%以上。

“多亏了市场监管局牵线,我们拿到了5万元贷款!”小微企业主黄女士的喜悦,源于该局开展的融资入户走访。今年以来,该局走访排查经营户393户,深入企业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4场,为200余家企业提供“证前指导”服务,助力1000余名各族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从注册登记到品牌培育,从质量提升到融资帮扶,市场监管服务如同“金钥匙”,打开了民族地区产业振兴的大门。

如今的大化,各族经营主体在市场监管的护航下协同发展,各族群众在消费维权的保障中共享成果。大化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覃杰表示,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市场监管”实践,让监管效能转化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为谱写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刘江河)

工作人员向各族群众宣传各项民族政策。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工作人员向各族群众宣传各项民族政策。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工作人员在高考期间保障学生用餐安全。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工作人员在高考期间保障学生用餐安全。大化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责编:许荩文、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