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税务帮扶促振兴 五桂岭村展新颜

——桂林市税务局驻两河镇五桂岭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2025年06月24日15:2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青山叠翠,田垄铺绿,瓜藤攀架,槐花飘香,新修的水泥路蜿蜒山间——这里是桂林市两河镇五桂岭村,一个曾经产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山村。自2023年4月起,桂林市税务局派驻第一书记蒋翎轩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突破,推动五桂岭村从“党建强”到“产业兴”,从“环境美”到“百姓稳”,如今,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村民收入稳步提高,一步步迈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强党建:激活“红色引擎”,筑牢振兴之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蒋翎轩深知,建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上任伊始,他便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党组织生活;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赴富川县岔山村、廉政教育基地学习,对标先进、拓宽思路;每季度上好专题党课,用理论武装头脑。两年来,五桂岭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2名同志转为预备党员,3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全村党员达52名。

兴产业:深挖“绿色潜力”,激活致富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五桂岭村山多地少,蒋翎轩立足实际,打出“特色+传统+创新”组合拳。

特色产业“扩面”。2021年,村里试种20亩吊瓜,2024年种植面积已扩至100亩,年产值达50万元。“吊瓜藤下还能套种,是个好东西!”种植户蒋来有算起账来喜上眉梢。

传统产业“提质”。依托本地自然优势,金槐种植从“散种”变“规模”,目前总面积80亩,年产值达40万元。

新兴产业“破题”。为拓宽增收路径,蒋翎轩带领干部参观学习大棚无土香瓜、有机丝瓜、芋头等种植技术,“下一步打算引进试点,让村民多一条‘钱袋子’。”蒋翎轩说。

美环境:扮靓“山水颜值”,绘就宜居画卷

走在岩门前至欧家冲的新修道路上,村民蒋连飞难掩兴奋:“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货车很难上来,现在重新修了,拉农产品方便多了!”这条路的建成,是五桂岭村基础设施升级的缩影——2024年,蒋翎轩协调申报项目,争取资金42万元,惠及120户400名村民。

针对雨水季节排洪沟易涝问题,蒋翎轩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下拨水泥砂石修缮排洪沟,让200亩田地告别“水患”;打造“一公里”乡风文明宣传栏,用村规民约浸润文明乡风;申报供水工程项目,解决“缺水”难题;完成104户户厕改造,让“厕所革命”改出村民生活新品质。

防返贫:织密“保障网络”,托起民生温度

“不能让一户脱贫户返贫!”这是蒋翎轩常挂在嘴边的话。两年来,他每月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对重点人员精准制定“一户一策”;积极落实产业奖补、雨露计划、省外交通补助等政策,累计惠及168人次,发放各项补助3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弱劳力村民“家门口就业”。

脱贫户老蒋便是受益者之一:“我和老伴身体一直不好,蒋书记了解情况后,不仅帮我们报了产业奖补,还帮我们申请了低保,日子稳当多了!”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两年间,五桂岭村从“党建强”到“产业兴”,从“环境美”到“百姓稳”,每一步都凝聚着蒋翎轩和驻村工作队的心血。2025年,蒋翎轩主动申请继续留任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我只是个‘执笔人’。”蒋翎轩表示。

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蒋翎轩又有了新规划:“接下来要在产业深加工上下功夫,让村民的腰包更鼓,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在桂林市税务局的全力支持下,蒋翎轩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在他的带领下,五桂岭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赵丽芳)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