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浦北县:“四力聚合”涵养文明新风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2025年06月24日13:1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浦北县福旺镇下垌村坚持以自治区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为指导,以凉亭议事会为载体,将“不等不靠 勤劳致富”精神深度融入村规民约,通过“四力聚合”模式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实现从“后进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蝶变。2024年以来,红白事简办率达92%、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50万元以上,形成了“文明乡风引领、自治活力激发、产业动能强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凉亭议事凝心力:共商共议立文明乡风“新标尺”

下垌村曾是污水横流、危旧房扎堆的“后进村”,村民散养鸡鸭导致村道粪污遍地,红白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之风时有发生,群众“等靠要”思想突出。针对“村规缺失、治理无序”难题,组建了由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致富能手、“五老”人员等为核心的凉亭议事会,聚焦“环境脏乱、婚丧攀比、思想等靠要”三大痛点,组织村民围坐议事亭多次召开“凉亭夜话会”,通过“广泛征集民意—集体协商决定”机制,将“不等不靠 勤劳致富”确立为村规民约核心精神,制定涵盖环境卫生、婚丧事宜、产业发展等6大领域10条细则。例如,明确“家禽圈养责任到人、垃圾定点投放”等具体规范,建立红白事提前报备机制,明确“婚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等刚性标准。村民黄大姐表示:“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大家有了统一的行为准则,卫生变好了,纠纷也少了,大家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舒心日子。”

自治共管聚合力:干部联动绘就环境整治“同心圆”

为了提升下垌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凉亭议事会成员和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带动30余户主动参与,投工投劳,3个月内拆除清理垃圾120吨、拆除危旧房36间。通过规划盘活闲置土地,建成集休闲、娱乐、健身、活动于一体的便民广场,实现“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示范效应。同时,议事会创新推行“红黑榜+积分制”治理模式:主动参与整治的村民每工时积5分,积分可用于兑换“道德超市”洗洁精等生活物品;对鸡鸭散养、乱堆乱放等行为实行“首次警告、二次没收”,推动形成“自家院落自主扫、公共区域共同管”的自治格局。如今的下垌村,红瓦白墙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文明宣传栏、公益广告点缀其间,昔日“污水横流、粪污遍地”的后进村,蜕变为“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示范村。

移风易俗破阻力:刚性约束破除陈规陋习“思想阀”

为了引导辖区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扭转不良风气,凉亭议事会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根据村情制定《下垌村红白事宜倡导标准》,划定红白事宜的“硬杠杠”;配套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奖励”机制,对主动报备、节办减办红白事的家庭给予50积分/场次登记,积分可到“道德超市”兑换粮油、洗衣液等生活物资。通过开展“勤俭持家”故事会、移风易俗文化汇演等主题活动,利用大喇叭每日播报节办典型,将文明新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村民翁职生按标准操办儿子婚礼,将节省的3万元投入泓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扩建发展中,成为“以节约促发展”的鲜活样本。

勤劳致富添动力:政策激励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为激发村民“不等不靠 勤劳致富”动力,下垌村创新实施“勤劳致富”激励机制:对发展特色产业的村民,议事会协调农业部门上门指导,优先提供村集体闲置厂房租赁;对带动就业的致富带头人,授予年度“创业之星”表彰。议事会成员宋廷湖将简办丧事节省的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带动12户农户建成30亩柠檬基地,户均年增收1.2万元。2024年全村新增个体工商户11家,形成特色小吃、仿真绿植、生态养殖三大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7%,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议事会还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帮村民销售农副产品,仅下垌小吃一项就实现线上销售额35万元,让“不等不靠、勤劳致富”成为村民挂在嘴边的“致富经”。

下垌村通过实践,探索出“德治为魂、自治为基、法治为纲、共治为要”的文明乡风建设新路径,实现了从“环境整治靠政府”到“自家事自己干”、从“人情消费比面子”到“节省资金谋发展”、从“等补贴混日子”到“闯市场当老板”的三大转变。这种“群众定规则、群众践承诺”的治理模式,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村规民约守得住、自治力量用得活、致富动能激得强”的实践样本。(黄锦 凌成峰)

(责编:王勇、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