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巷贤镇人大:
以民声为墨、实干为笔,书写“银龄”幸福新图景

“食堂的饭菜软乎又合口味,还能和老姐妹们唠唠嗑!”近日,在上林县巷贤镇高贤社区磨庄幸福食堂,86岁的黄奶奶端着午餐笑得格外开心。养老助餐点的建成,让像她这样的独居老人彻底告别了“吃饭难”问题。
近年来,如何农村让留守、空巢老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巷贤镇人大以“民声”为指引,以实干为路径,构建起“倾听-服务-监督”全链条履职体系,让“银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听民声“破题”,找准养老服务“痛点”。巷贤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全镇13个村(社区),走访326户60岁以上老年家庭。代表们用方言与老人“同坐一条凳”拉家常,倾听老人心声,记录子女及照护者困难,累计收集“养老认证难”“就医不便”等诉求127条。人大代表经系统梳理,将民情民意转化为议案建议,在巷贤镇第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镇人大代表梁肖颖提出《关于建立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机制,提升便民服务效能的意见建议》,为完善养老政策、提升服务供给提供“金点子”,让“民声”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金钥匙”,将群众关注的农村养老问题转为政府造福民生的新亮点。
优服务“解题”,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面对养老认证和高龄认证“数字鸿沟”,镇人大联合民政、医保部门开通“银龄服务直通车”,人大代表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认证+宣传+代缴”一站式上门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上门认证732人次。为解决老人吃饭难题,镇人大联合多部门,在磨庄宗祠饭堂基础上改造建成“银龄幸福食堂”,通过“政府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老人掏一点”的筹资模式,70岁以上老人每天仅需自付2元,就能吃上热乎饭菜。在解决老人就医难方面,镇人大联合镇卫生院开展“银龄健康护航行动”,创新“家庭医生签约+代表监督”机制,每季度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慢性病随访服务,目前已签约10902人,今年累计开展16场免费体检,筛查出163例慢性病,跟踪治疗率达100%。
强监督“答题”,筑牢养老服务“安全堤”。巷贤镇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全方位保障养老服务落实。在养老认证工作中,建立“大数据比对+网格化排查”机制,对146名认证临期及超期老人精准提醒督促,确保待遇领取无延误。在特困人员关爱行动中,核查2000余件生活物资,严格监督物资发放流程,并推进219户困难老人家庭的多功能护理床安装、地板防滑处理及紧急呼叫装置配备等适老化改造工程,建立“银龄服务体验官”制度,邀请老人参与适老化改造验收,采纳改造建议27条。针对养老机构与“幸福食堂”安全问题,人大代表联合市监、消防等部门开展6次“双随机”检查,整改消防通道堵塞、食品留样不规范等5处隐患,实现食品安全与生活安全的双重守护,提升老人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从“围坐桌前”听民声到“跑遍村头”送服务,从“高效监督”保落实到“银龄共治”促提升,巷贤镇人大以民声为墨、实干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图景,让“夕阳红”成为乡村振兴最温暖的底色。(伍容)
来源:上林县人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