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人大:精准监督 助力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绘就青秀绿色发展新画卷。
关注生态建设,持续跟踪监督。城区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2025连续三年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持续开展监督。通过实地调研、常委会审议、满意度测评、跟踪督办等方式,全面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状况,促进城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升工作效能,推动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达标,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安全,生态环境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运用专项评议,推动水体治理。城区人大常委会锚定水环境治理目标,将青秀区四个镇11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同步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与年度监督计划。针对治理难点,创新运用专项评议这一刚性监督手段,通过“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专项评议会+现场答复情况满意度测评+交办问题清单+跟踪问题整改”的全链条监督工作闭环,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加快整治进度,提升建设标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为农村水环境改善注入持久动能。截至目前,城区累计建成21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条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全面整治,基本消除了黑臭现象。2024年,城区流域地表水、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及建成区原有黑臭水体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六景”国考断面水质已连续6年达到Ⅱ类标准,优于Ⅲ类目标要求,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狠抓问题整改,提升整治质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对第二轮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督办。在城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下,城区政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餐饮油烟扰民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执法整治。同时,强化第二轮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问题整改,制定专项方案,倒排工期推进未完成问题的整改。对历次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梳理“回头看”,对照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开展自查自纠,扎实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强化宣传引导,凝聚环保共识。针对当前存在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不深,环保舆论氛围不浓,烟花爆竹、露天烧烤、秸秆焚烧、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管控还不是很到位等问题。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环保知识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引导群众树立“保护绿水青山人人有责”主人翁意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参与生态环保行动。2024年,城区政府以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南宁市举办为契机,相应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主题宣传,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200余份、宣传纪念品700余份,有力营造了浓厚的环保社会氛围。
下一步,城区人大常委会将紧盯群众关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久久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绘就“天蓝、水畅、湖清、岸绿、景美”青秀画卷贡献人大力量。(黄浩)
来源:青秀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与环资城建工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