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北海市以“三化”促“三零”推动招标采购数智化转型升级

2025年06月10日20:46 |
小字号

为了全面提升招标采购的公平性与效率,北海市通过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公平竞争监测智慧化、招标采购流程无纸化等举措,推动招标采购数智化转型升级,显著降低各方主体成本,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质量的提档升级。

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专家资源共享“零距离”

一是远端评审,构建电子评标“数字网”。2020年以来,北海市创新采取“典型项目作试点、小范围推广、全面铺开”的方式,在广西率先实现远程异地评审全覆盖。运用云技术跨越地理界限,实现评标专家的随机抽取与远程协作,极大提升评审工作效率。2024年,全市完成远程异地评审项目495个,占全市政府采购项目比例达87.92%。二是区域协同,拓宽异地合作“局域网”。与辽宁大连、浙江宁波、云南昆明、湖北荆门在内的28个城市建立“跨省评审”“跨平台评审”合作机制,充分运用发达城市优质专家资源和先进经验,提升本市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打造“一人一舱”的独立评审舱,通过舱位式分散评标,优化评审场地调度,提高评审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强化区域协同提供更加高效的支持和保障。2024年,运用评审舱完成100余个项目的评审工作。三是透明监管,织密政府采购“监督网”。搭建“不见面监管大厅”,以桌面录屏、线上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的方式,对评审环节实施全过程、无死角的监管。评审过程的数据可追踪、可回溯,有效增强监督工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2024年,形成流程数据超过1500GB。

公平竞争监测智慧化 企业进入市场“零障碍”

一是实施“AI+人工”双重审查模式。自主研发招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智能化系统,在提交文件环节设置公平竞争审查模块,真正做到“一标一审”,及时排查剔除招标文件中影响公平竞争的不合理条件限制,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现象发生。2024年,累计已对100个项目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进行双重审查,检查字符超过1200万,发现并协助招标人修改不合理需求21处。二是实施“政采指数价”价格监测模式。在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引入“政采指数价”,以全平台所有同款商品的成交和销售价格进行权重配比,科学计算得出综合参考价,对价格畸高商品进行预警、拦截、下架,着力解决政府采购商品价格虚高问题,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发布价格提醒信息253条,拦截违规商品721个。三是实施“双盲+分散”评标服务模式。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副场随机盲选、评标专家随机盲抽、评标专家和采购人代表分散的“双盲+分散”模式。2024年共337个项目采用“双盲+分散”模式,抽取异地专家695名,涉及副场348场次,有效防范采购人、供应商、评审专家相互串通。

招标采购流程无纸化 企业参与投标“零跑腿”

一是推行“CA互认”。在广西率先上线试运行数字证书跨平台兼容互认功能,打造政采招标行业电子通行证,消除不同交易平台间的交易壁垒,实现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处认证,处处通行”,为市场主体降低数字证书使用成本50%以上。目前,全市使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领域兼容数字证书的企业达100余家。二是推行“在线合同”。全面推广电子合同在线签订功能,依托CA数字证书实现合同在线签订及同步网上公开,采购合同签订备案“不跑腿、不见面、即时办”,有效解决合同签订受地域、物流、环境等影响造成的签订时间长等难题,供应商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推广电子合同以来,在线签订占比达100%。三是推行“一掌通办”。开发广西首个政府采购移动端小程序,将常见的政府采购业务场景简化为指尖轻触即可完成的便捷任务,推动政府采购实现从电脑端升级到移动端,打破传统模式下地域和时间的双重限制,实现“零跑腿、掌上办、随时办”。(张春贤)

来源:北海市委宣传部

(责编:张芳、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