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古障镇:巧借“千万工程”东风 打造景美人和新村

![]() |
古障镇西舍村上寨屯风貌。古障镇人民政府供图 |
近年来,西林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千万工程”为强劲引擎,聚焦绿化美化、宜居宜业目标,全面激发各村屯改造环境内生动力,通过政策引导与示范带动,使全县各村屯村民主动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合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图景。
古障镇西舍村上寨屯是受“千万工程”影响而积极进行改造的典型村屯之一。如今,走进屯内,800余米的进村道路焕然一新,路旁新砌的景观墙错落有致,盛开的蓝花楹与新栽的三角梅交相辉映,一幅村美人和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屯里有个通往万峰湖景区的码头,来往的行人、车辆较多。以前路两边是杂草和乱石堆,车一过到处是灰尘,严重影响村民们的生活。”西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农绍恩回忆道,“去年,周洞村作为‘千万工程’示范村完成改造,村容村貌大变样,我们村民代表参观后急切盼望改造村子,也想让自己的村成为‘示范村’。为此,我们村将镇党委、政府统筹划拨的5万元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合理安排部分用于村屯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建设。”
据悉,此前古障镇统筹谋划,成功打造出者夯村那友屯、央达村同书屯、周洞村黄谭屯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千万工程” 示范村屯。改造后的村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村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生态生活实现了“双促进”。
“路边的景观墙都是村里群众集思广益设计出来的,每段墙体造型都不一样。我们还在道路沿线加装了反光标识,既好看,又让夜间出行更安全。”古障镇西舍村上寨屯组长农忠和介绍。在建设过程中,上寨屯实现从“政府包办”到“群众参与”的转变,各家各户自愿出工出力,累计捐款达3万元,各家各户投工投劳超300个工时。
要打造经得起检验的“示范村”,既需环境整治的“塑形之功”,更需文化浸润的“铸魂之力”。为此,古障镇西舍村上寨屯还精心打造“幸福记忆墙”,用图文展板形式定格村民投工投劳铺设花圃、移栽花木的劳动场景,立寨碑、刻功德榜,让共建家园的集体记忆代际传承。同时,在村民活动中心展示村民们共同制定的“村规民约”、民族团结谚语、优良家风故事等文字图画,“村规民约”将环境维护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标准;设立“村民议事角”,定期组织村民共商村屯事务,形成“有事大家议、决策齐参与”的自治氛围。
如今的上寨屯景美人和,从墙体上的文明标语到村民们的自觉行动,乡风文明如春风化雨,正为乡村“塑形”成果注入持久生命力。(吴仙裙、冯燕妮、王盛香)
![]() |
古障镇西舍村上寨屯群众投工投劳砌花圃。古障镇人民政府供图 |
![]() |
古障镇西舍村上寨屯群众在安装路灯。古障镇人民政府供图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