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以“三线织锦”模式谱写乡村振兴职教新篇

5月22日,在来宾市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忻城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展区引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受援校,该校以粤桂协作为经线、产教融合为纬线、非遗传承为绞线,在乡村振兴的织机上输出“专业人才锦缎”。
在展区实时更新的电商销售大屏前,来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帮扶专家、教务处负责人许枫老师向参观领导介绍:“通过‘组团式’帮扶团队的系统化改革,我校已构建起‘产教课堂、非遗课堂和云端课堂’三位一体的特色育人体系。”据了解,自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该校与12家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粤桂菜制作技术》等5门特色课程,企业导师承担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达50%,形成“学期进企研发+返校教学转化”的双向循环模式。
学校通过实施“制度革新、专业重塑、师资强基、数字赋能”为抓手,全面激活办学活力。构建“教学运行-质量监控-资源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制定92项规范化制度;建立“企业调研→专家论证→行业评审→动态调整”四阶流程,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3个紧缺专业;创新“三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1+2+6”教师成长计划,培养出全国经贸类职业教师数字技术技能大赛获奖教师;投入百万建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12个仿真教学模块,引入智慧职教APP,实现从“输血帮扶”到“造血发展”的质变。
同学在直播间娴熟推介忻城农特产品
在展区现场,“玉米的108种打开方式”创意项目吸引众人驻足。企业导师覃勇祥带领学生研发的玉米轻食系列产品已形成标准化制作流程,玉米须降糖茶、雪糯玉米粥等创新产品展现出忻城糯玉米的深加工潜力。非遗文创区陈列的玉米须扎染节气挂帘、壮锦纹样成长树等作品,将《传统手工艺》课程成果转化为幼儿园环创产品。电商直播区身着壮族服饰的卢方琪同学在直播间娴熟推介忻城农特产品,其团队在“溯源直播+爆品开发+云仓管理”课程体系实现单日销售额突破万元,与宏宇商务有限公司共筑的“助农方程式=乡土基因×企业赋能×实战育人”模式成为校企合作典范。
该校校长陈林在成果汇报时表示,职业教育帮扶重在点燃创新火种。通过组团式帮扶,学校培育出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带着职教印记的星星之火,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据悉,该校近年来荣获国家级“文明风采”大赛一等奖,大力培养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真正实现“培养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村”的职教帮扶目标。在电商直播间刚完成产品推介的卢方琪同学感慨:“以前觉得考不上高中没出路,现在我能帮家乡卖玉米,还能带团队做策划,职教给了我全新的人生舞台。”(许枫)
来源:忻城县粤桂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