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区:“长洲村嫂”激活基层治理“她”力量

在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有一群身影活跃在村头巷尾各个角落,她们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长洲村嫂”。近年来,长洲镇坚持党建引领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理念,通过个人自荐和村民推荐的方式,从长期居住在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中精心选拔出120多名优秀“村嫂”,成了以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政法委、区妇联等各方协同指导、“长洲村嫂”积极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为当地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党群基础。
当好政策“宣传员”,让党的声音传万家
“我们不管是不是来自同一个地区,但是生活在一起就都是一家人,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村嫂”们的心里话。“村嫂”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均满怀建设家乡和服务群众的热忱。她们深入挖掘长洲镇本地的下俚文化、土白话、疍家文化等文化资源,围绕“民族团结心向党”等主题,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巧妙融入歌舞、话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创作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党的政策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每次开展活动时,“村嫂”们还会向现场群众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等宣传资料,让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进一步领会党的政策内涵。
化身文明“倡导员”,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我们通过表演、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革新措施的方式,号召大家遵守村规民约,深入践行‘五个一’工作法。”“村嫂”召集人侯雪兰介绍。为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村嫂”们化身“土媒婆”,牵头开展“文明新风我来谈”“缘起三洲两岸牵手正阳门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等活动20余场次,向村民群众倡导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活动中,“村嫂”们还组织村民展开讨论,为更好地落实节俭办事出谋划策,逐步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统一操办规模、宴席标准、服务队伍、礼金上限、监督管理等举措落地生根,自觉抵制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使移风易俗“移走”人情,“加码”幸福生活。“村嫂文艺队”队员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和动员,能让大家破除旧观念,不再认为结婚讲排场才有面儿,更加明白喜事新办、新事简办才是新风尚。”
担当治理“联络员”,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
“黄书记,您快来‘群众有话说’小长廊这边,有两位村民发生了矛盾,我们调解不了,需要您出面解决。”接到黎姐的电话,正阳村党委书记黄妙青立刻从村委赶来。“有时候黎姐她们调解不了的纠纷会跟村委反映,我们村委再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黄妙青书记还提到:“‘村嫂文艺队’能积极帮助协调矛盾纠纷,这给我们村委帮了大忙,为我们分担了一部分工作。”“长洲村嫂”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投身当地基层治理工作。她们加入“党员先锋队”,依托“群众有话说”“周末故事会”等活动平台,主动穿梭村头巷尾开展安全巡查,并及时了解收集村情民意。同时,通过日常交流发现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时,“村嫂”们第一时间充当解决矛盾的“吹哨人”,以拉家常、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劝导和调解。自“村嫂”们参与基层治理以来,累计为村民化解大小邻里纠纷200余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成效。
“长洲村嫂”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担当作为,在成为长洲区乡村治理的亮丽风景线的同时,也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成为长洲区推动基层社会工作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黄锐)
来源:长洲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