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科教文卫

党建领航育英才 扎根八桂谱新篇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服务基层的创新实践

2025年05月26日11:4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立足“扎根八桂、服务基层”定位,深入实施“党建五星”工程,着力打造“五个一”党支部,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培养理念,引导支部党员积极在服务家乡发展方面做样板,在扎根基层岗位中做标兵,在专业实践实习中树榜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以思想铸魂为核心,铸牢基层服务价值根基。思想教育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灵魂,通过强化思想引领,能够为基层服务实践明确方向、凝聚共识。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基层服务的重要意义。例如,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乡村振兴战略”,让学生党员理解基层发展的迫切需求,激发他们投身基层服务的使命感。利用寒暑假开展“重走红色足迹” 主题党日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进一步坚定了为基层服务的信念。

以专业赋能为支撑,提升基层服务实践能力。专业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将专业知识与基层服务实践相结合,能够为基层服务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学生第一党支部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专业课堂延伸至红色财税实地教学,利用文物图片,生动讲述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广西财税史和新中国成立后广西财税发展的成就,当代以来广西各个历史时段财政重点投入领域的变迁及成效,进一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鲜活性,通过专业实践夯实学生党员专业知识水平和财经素养,打牢学生专业学习、理解、实践基础,为前往基层建功立业做好技能储备。

以志愿行动为载体,深化基层服务责任意识。志愿服务是学生党支部开展基层服务的重要形式,通过常态化、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深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成立清风志愿服务队,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清风志愿服务队通过深入养老院、社区等多个场所,在社会服务中展现青年一代学生的勇毅担当。加强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和资源,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践行服务宗旨,增强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拓展基层服务视野格局。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学生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基层一线,拓展视野格局。依托“政务实习”、暑期“三下乡”“青聚龙城”等社会实践项目,面向基层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及系列民生项目。如支部联合贵港市瓦塘镇,于瓦塘村江口屯开展“心系民生 财政同行”基层调研。学生党员深入参与到打造江口屯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行动。同时,通过基层调研,充分将财政专业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撰写调研报告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能力。

以基层就业为导向,强化基层服务持续动力。引导学生党员到基层就业,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基层服务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落脚点。围绕学生党员意识觉悟提升和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立足“一个党支部带好一个班,一名党员带好一个宿舍,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带动一名同学”的“三个一”计划,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引导毕业生党员到基层建功立业,培养毕业生党员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信心和决心。用活用好身边榜样案例,邀请已奔赴基层就业的学生党员回母校讲一讲、谈一谈,激励学生党员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举办“基层就业论坛”系列活动,做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的政策宣讲,让学生党员坚定扎根基层就业信心,汇聚扎根祖国大地扎根人民群众的青年党员力量。

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与基层服务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通过以思想铸魂为核心、以专业赋能为支撑、以志愿行动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基层就业为导向,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育人与基层服务的协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财政与公共管理学学生第一党支部继续深化两者的融合,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张文平、李敏杰)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