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产业提质升级 财政支撑有力

2025年05月14日08:55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4月25日,位于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的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今年以来,广西财政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推动工业振兴发展。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各地区各部门真抓实干,共同推动一季度广西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1 保 保障重大项目,筑牢产业升级底座

一季度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44.5%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8%

全区工业税收占税收总额比重为42.3%

读数

一季度,工业对全区GDP增长贡献率达37%。工业持续稳定增长,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坚实保障与精准投入。

今年以来,广西财政持续做好制造业提质升级文章,着力抓项目做大增量、扩投资增强后劲、调结构促进转型,安排资金重点支持投资大、牵引性强、利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及重大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投资并形成产业集聚,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我区工业经济总量。

自治区财政厅全年安排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周转金25亿元,支持各市县重大工业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推进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带动更多工业投资。

一季度,防城港筹措重大工业项目周转金1.04亿元,助推广西华昇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工程200万吨氧化铝项目及配套赤泥综合利用暂存库项目、广西太洋科技有限公司铍及铍合金新型材料项目落地建设,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4月25日,位于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的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150亿元,填补广西年产50万吨以上超大规模高端再生铝生产领域空白。

“项目各环节对资金保障需求都十分迫切,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影响项目投产进度。针对项目情况,财政部门多次来公司对自治区及梧州市相关支持政策进行解读、核算可兑现数目,梳理整合现有财政资金,帮我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淦说。

梧州市财政局紧盯项目推进情况,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加大惠企政策兑现资金保障力度,及时拨付补助资金3600万元,支持项目如期投产达效。

“我们建立涉企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机制,优化惠企资金兑付方案,确保应补尽补、应奖快奖。”梧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梧州市累计兑现惠企奖补资金1.71亿元,惠及企业18家,支持工业企业增产增效、加快投资、上规入统,推动再生材料、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光伏电子和食品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数智赋能、设备更新、延链补链,着力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广西通过建立‘产业画像+动态评估’机制,将财政支持与产业能耗强度、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等12项核心指标挂钩,持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汽车制造、高端铝材、绿色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税收增量返还政策,有效带动重点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蒙强说。

2 撬 变单打为联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观数

截至3月末,自治区本级财政通过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累计实缴出资110.63亿元,参与设立子基金66支,带动社会资本实缴483.5亿元。

读数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变“财政单打”为“财金联动”,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创新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工具支持产业升级,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动能。

走进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厂,科技感扑面而来,工厂构建了以“智能岛”为主体的柔性化产线,实现从用户到生产的全链条数字化直连。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一季度全球汽车累计销量突破37.7万辆,同比增长12.3%;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19.9万辆,同比增幅达71.3%。

“我们发挥‘一二五’工程母基金‘以资引智、以资促链’作用,引进外来企业增强柳州本土汽车制造业实力,并通过资本合作推动资本与产业融合发展。”柳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柳州市“一二五”工程母基金、民生腾智基金对外投资项目2个,其中对臻驱科技投资9000万元、芯三代半导体投资4900万元,精准聚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带动下,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与臻驱科技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驱解决方案。

越是硬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越需要耐心资本浇灌。

“我们正积极筹设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未来将重点投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北斗遥感及空间地理信息四大领域,为广西产业发展引入更多优质企业。”2月28日,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在2025广西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推介暨签约大会上表示。

今年,广西正式发布“1+10+N”基金集群,聚焦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头雁”作用,赋能产业发展,撬动更广泛的社会投资。目前,自治区本级财政已通过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实缴出资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2.5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10.27亿元投资柳州国轩高科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等8个“双百双新”项目;认缴出资1亿元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的运营主体联合设立10.5亿元投资基金,助力引入发达地区高科技园区的人才和科技成果落地广西。

蒙强认为,广西正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搭建对接平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跃升。

3 融 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圈

观数

一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同比增支7.42亿元,支持科技“尖锋”行动等项目加快实施

全年计划安排科技领域专项资金30亿元,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读数

今年以来,广西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创新平台和实施产业类科技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月19日,钦州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低碳技术与绿色化工新材料实验室正式揭牌。

该实验室将依托华谊集团、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等企业与高校资源,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抓好重点产业和“人工智能+”应用的科技创新攻关,推动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钦州市坚持把科技支出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研发投入。”钦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3月,钦州市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6038万元,同比增长64.6%,筹措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850万元、科学研究与开发经费35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示范专项资金149万元,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的核心所在。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联合重庆理工大学开展“全自动血细胞显微图像扫描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项目,突破医学影像智能诊断技术;桂林市晶瑞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与广西师范大学实施的“容栅角位移测量专用高分芯片”项目,专攻精密测量领域技术……

一个个项目,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协同创新模式,既攻克了产业技术瓶颈,又培养了“懂技术、通产业、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桂林市以科技项目为载体,聚焦前沿领域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截至2025年4月,桂林市已统筹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112.24万元,重点支持知识产权、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广西正通过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财政支持体系,破解产业创新人才瓶颈,优化科研支持与产才协同机制,利用财政资金‘增量奖补+风险共担’模式激励研发创新,强化产学研协同。”蒙强说。(记者 胡戴炜)

(责编:陈丽冰、庞冠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