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西林县马蚌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2025年05月13日08:48 |
小字号

西林县马蚌镇坐拥桂、滇、黔三省(区)交界的独特区位,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广,森林覆盖率达73.32%,森林资源优势显著,成为全县重要生态屏障和林业大镇。而其占据全县1/3的采伐指标,既彰显资源优势,更反映出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协同推进的治理智慧。

雄厚资源禀赋,筑牢采伐根基。马蚌镇林地广袤,蓄积着204.53万立方米的活力木,堪称一座巨大的“绿色银行”,这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其获得较高的采伐指标奠定了基础。马蚌镇严格遵循“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原则,建立动态监测体系,确保年采伐量控制在森林自然恢复阈值内。依托连片商品林优势,构建“采伐—更新—抚育”循环体系,既保障木材持续产出,又维系生态系统完整性。

秉持生态优先,管控修复并行。尽管拥有较高的采伐指标,但马蚌镇始终把生态保护置于首位。2019年,马蚌镇作为西林县林长制改革先行者,通过构建三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将5名镇级林长、13名村级林长以及84名生态护林员责任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在采伐过程中,马蚌镇严守生态底线,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高度重视森林的抚育、更新与生态修复,通过科学规划采伐区域、采伐数量和采伐时间,确保森林资源的动态平衡。近年来,马蚌镇的造林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2024年,更是超额完成各项林业任务:植树造林28419.31亩,完成率达148.02%;森林抚育37055.9亩,完成率112.29%;油茶新造林2505.9亩,完成率125.3%。

推动产业联动,践行富民之路。木材采伐、运输以及加工等环节,为全镇创造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3余万元。木材加工产业是马蚌镇林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依托丰富的木材资源和采伐指标,吸引了众多木材加工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将原木进行加工成各类板材等产品,木材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木材的附加值,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林业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如包装、物流等,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马蚌镇成功打造了“以林养产、以产促林”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林业经济对全镇GDP的贡献率连续三年超过40%,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强化制度创新,提供双重保障。马蚌镇积极响应并落实上级有关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政策。结合实际本地情况,创新推出“采伐配额+生态补偿”激励机制。近三年来,累计发放油茶“双千”补助1186.26万元,充分调动了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全镇成功建成连片3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6个。精心组织“土专家+自治区技术站”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管护技能培训,提升林农的采伐技术和森林经营技术水平,确保采伐工作科学合理进行。马蚌镇党委和政府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维护林业生产秩序,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马蚌镇通过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其以制度创新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生态脆弱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随着碳汇交易等新机制落地,这片三省(区)交界的绿色沃土,正蓄势待发,孕育着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动能。(黄燕群 农秀锦 罗庭贵)

来源:西林县委宣传部

(责编:王勇、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