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能力 转作风 晒业绩 促发展
——柳州市司法局以“提转晒促”铺展高质量发展实践画卷

今年以来,柳州市司法局出台了《“提能力、转作风、晒业绩、促发展”工作方案(试行)》,围绕“提、转、晒、促”四字勾勒出一幅“实干图”,也铺展开了柳州市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画卷。全局上下同心同向,以实干为要、以创新为魂,不断凝聚向心力、提高执行力、增强落实力、强化质效力,主动融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法治建设答卷。
“三化”举措提能力,锻造干事“硬本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部能力是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柳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警务部)主任陶荣福表示,一直以来,柳州市司法局将能力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通过常态化培训、实战化练兵、多元化历练,打造业务精湛的司法行政“尖兵”。
“立体化”培训,学习成为常态。每季度举办“司法行政大讲堂”,邀请高校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及系统内业务骨干授课,内容涵盖数字法治建设、基层治理创新等前沿领域。每年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围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实务专题,开展沉浸式教学,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近一年来累计培训干部1930余人次。同时,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政治轮训和专题培训,累计输送10余人次赴区内外学习,让干部在“走出去”中拓宽视野、更新理念。
“实战化”练兵,岗位成了竞技场。聚焦司法行政主责主业,组织法律文书和公文写作比赛、调解技能竞赛、行政复议业务竞赛等系列活动,搭建“以赛代训、以赛促练”平台。在法律文书竞赛中,参赛选手围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典型案例,比拼文书撰写的规范性与逻辑性;调解技能竞赛现场,选手们模拟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场景,展现“法理情”融合的调解艺术。近一年来通过竞赛,评选出“业务标兵”20余名,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干部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精准化”轮岗,干部成了业务“全能”。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制定干部轮岗计划,推动机关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让干部在多岗位锻炼中丰富阅历、提升综合能力。一批“90后”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快速成长,成为业务骨干。
“两个过硬”转作风,涵养队伍“好风气”
柳州市司法局坚持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抓政治、强纪律、肃风气,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铁军。
政治过硬筑忠诚。柳州市司法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常态化开展“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专题教育。近一年来组织签订廉洁承诺书,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12次,筑牢干部思想防线。纪律过硬守规矩。成立纪律抽查小组,每月不定期检查在岗状态,每季度通报考勤情况,对迟到早退、脱岗旷工等行为采取约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等措施,倒逼干部严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压实科室负责人管理责任,杜绝“随意请假、逾期不归”现象。常态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每季度开展案件“回头看”,建立“零报告”“月通报”机制,2024年累计填报相关信息70余条,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多元机制晒业绩,激发干事“新动能”
柳州市司法局构建“季度公示、年度评比、经验共享”的业绩晾晒机制,让大家相互间晒业绩,激发干部创业创优的热情。
“阳光晾晒”亮成效。结合平时考核,每季度组织干部填写《个人季度工作纪实审核评鉴表》,科室负责人的纪实表在全局公示,其他干部在科室内部公示,接受全员监督。公示内容涵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创新亮点举措、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成为共识。去年以来,通过季度公示发现并解决问题20余个,挖掘创新做法10余项,形成“晾晒—反思—提升”的良性循环。
“擂台比武”赛实绩。每年年初举办科室年度汇报会,各科室通过PPT展示、现场讲解等方式,晾晒上一年度工作成果、创新亮点及典型案例。
“互学互鉴”促提升。组织县(区)司法局召开经验交流会,聚焦基层法治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难点问题,分享“接地气、能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2021以来,全市累计打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培育“法律明白人”12450余名,基层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服务大局促发展,彰显法治新担当
“在工作专班里,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谋划能力,我都有进步。”柳州市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潘虹介绍,她是局里两个专班的成员,尽管工作量增加了,但确实练就了本领。柳州市司法局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组建专班、优化考核、创新赋能,以法治力量护航发展大局。
组建“攻坚专班”破解发展难题。聚焦化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工业领域法律服务等重点任务,成立5个工作专班,选派精兵强将集中攻坚。在工业领域法律服务专班中,律师团队深入工业园区,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定制化”服务,累计审查合同30余份,化解涉企纠纷20余起,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数字化专班加快“数字法治”建设,推进“智慧调解”“智慧矫正”系统应用,实现矛盾纠纷线上受理、远程调解,社区矫正对象定位监管、心理辅导“智能化”,司法行政工作效率提升30%以上。
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激活干部“一江春水”。建立“日常考核+年度考核+重点工作考核”三维评价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将创新工作、改革试点等纳入加分项,突出“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对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晋升、评先评优,对不胜任现职的及时调整岗位,近一年来调整干部岗位10余人次,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新常态。
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法治”新路径。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法治”应用场景,开发行政复议智能办案系统、执法监督大数据平台,推动执法流程“一网通办”、复议案件“智能研判”。上线“柳州法治”微信小程序,集成法律咨询、公证预约、人民调解等10余项服务功能,实现“指尖上的法治服务”,年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傅永新、曾寿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