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大新县下雷镇:

搭建连心桥铺就惠民路 共筑团结情绽放石榴花

2025年05月13日11:31 |
小字号

近年来,广西大新县下雷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连心桥”为纽带,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基层发展,实现桥通连民心、服务暖民心、文化聚民心,让一座桥串起村企连心、服务贴心、文化同心的生动实践,书写边疆民族团结“心”答卷。

“连心桥”打通发展“富裕路”。“以前过河要绕路,现在桥通了,赶圩、上街都方便!”连心桥的建成,成为下雷镇各民族群众津津乐道的暖心故事。下雷社区携手南方锰业大新锰矿分公司,由大新锰矿分公司捐赠钢板、钢丝绳,双方合力建成象征“村企连心、携手同行”的连心桥,有效解决周边14个屯群众出行绕路远的难题。连心桥成为生动的文化长廊,无声传递村企“共居共建共享”的民族情谊。下雷镇以桥为纽带,结合当地工矿企业众多、就业群体聚拢的特点,特别是大新锰矿分公司锰矿生活区这个庞大的客户群体,创新“党委统筹、村级合资、公司化运营”发展模式,打造立达生鲜超市,解决企业需求,两年来共带动7个村集体经济创收53万元,资金反哺困难群众帮扶、村道硬化等民生项目。超市不仅是便民“菜篮子”,更成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的“连心站”和家门口的“共富路”,让团结成果触手可及。

“连心桥”架起服务“暖心窗”。“壮语讲解政策清楚又亲切,办事再也不犯难!”下雷镇紧密结合边境多民族群众实际需求,推出“一站式双语服务窗口”,将医保登记窗口、养老登记认证窗口、民政服务窗口、残联服务窗口等多业务整合在一间办公室,配备精通壮汉双语的业务骨干17名,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让群众无需多跑一步。过去一年,累计接待服务群众超1500人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聚焦矛盾纠纷化解,下雷镇建立跨民族调解机制,近三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74起,调解成功率达91.35%。通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普法教育讲座”等各类民族团结普法活动,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民族话”,为在边境镇打造双语法治文化示范带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法治动能。

“连心桥”唱响团结“同心曲”。“霜降赛山歌、壮剧展风华,连心桥就是我们的‘欢乐窝’!”每逢节庆,桥畔便汇聚各族群众:霜降时节,山歌对唱中传递着温暖与情谊;圩日热闹非凡,各族群众沿桥摆摊,共话家常……下雷镇以非遗戏曲为媒,举办3期下雷壮剧培训班,培训非遗传承学员276人,学员涵盖各村(社区)群众、中小学师生、企业职工等不同领域的各族群体,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同传承的良好局面,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外地游客途经此地,常被这里“各民族水乳交融、和乐共融”的氛围吸引驻足。每年下雷镇通过举办下雷霜降节及山歌邀请赛,吸引游客超万人次,真正实现“文化搭台、群众唱戏、民族团结一家亲”。

桥贯东西,情满边疆。大新县下雷镇以一座连心桥联通发展路、服务路、文化路,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最美“心”篇章。(黄嘉铭、许元福)

来源:大新县下雷镇人民政府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