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行业

柳州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助力柳州工业转型升级

2025年05月12日10:2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春日的桂中腹地,被紫荆花“粉刷”的广西柳州,钢铁轰鸣与数字跃动在这里相映生辉。

基于对柳州乃至广西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深刻理解,柳州银行2023年提出打造“最懂工业”的城市商业银行,突出差异化发展特色,争做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器”。

柳州银行大楼

柳州银行大楼。柳州银行供图

一项项助企惠企举措送上“及时雨”;一家家科技企业加速成长,一件件利民便民实事掷地有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中,柳州银行凭借对“五篇大文章”战略的理解与执行,对接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需,勇于革新金融服务模式,将经营发展融入柳州市发展大局,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顶层设计:创新打造产融结合新范式

当前,柳州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态势明显。在顶层指引下,以打造“最懂工业”的城市商业银行为目标的柳州银行,设立了差异化机制,以科技金融为支点把资源向制造业企业倾斜,勾画出一幅数据图谱。截至2025年3月末,柳州银行支持科技企业558家,贷款余额98亿元,较年初增加30家、7.87亿元,增幅8.73%,高于全行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其中,先进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青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471户,高新技术企业33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户,知识产权质押11户。

从成效上看,柳州银行发力科技金融资源投入水平和质量,用活“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专属产品,满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柳州银行迎宾服务

柳州银行迎宾服务。柳州银行供图

科技企业信贷服务效率方面,发挥民商行“短平快”优势,为科技创新类重点项目、优质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采取“线上+线下”、多级联动等方式简化业务流程,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提升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金融获得率,适当放宽初创企业申贷门槛。

银企对接深度赋能方面,柳州银行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科技支行入园惠企”行动,制定了“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助力柳州“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工程。此外,柳州银行还通过举办灵活多样的融资洽谈会、产品宣讲会、客户答谢会,将金融政策、产品、服务“送上门”;依靠政府、园区办、银行“三联动”,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大力支持重点技改项目落地。

柳州银行客户经理深入企业调研

柳州银行客户经理深入企业调研。柳州银行供图

除了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也获得信贷资金的加码。截至2025年3月末,柳州银行绿色贷款余额84.73亿元,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70亿元,贷款主要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领域。

民营经济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柳州银行为此新推出“三增、三降、三给”的支持民营经济9条重磅措施:增力度、增产品、增服务,降门槛、降费率、降成本,给政策、给转型、给保障,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痛点、难点与自身特色优势、金融创新相结合,为柳州和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注入创新动能,打造产融结合新范式。

普惠民生:服务小微与乡村经济

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普惠金融的首要任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柳州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4.96亿元,较年初增加5.13亿元;增速达2.85%,较各项贷款增速高0.46%。贷款户数8899户,较年初增长197户。普惠小微贷款不良余额9.10亿元,不良率4.92%。普惠涉农贷款余额48.96亿元,较年初增加2.53亿元,增速5.45%。

这一过程中,柳州银行主要健全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和服务下沉县域乡村,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普惠度。在提升小微企业服务精准度方面,柳州银行针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特点,相继推出“标准厂房建设贷”“入园助企贷”“技改贷”“工业订单融资信用贷”“云信通”“汽车三方”“汽配通”“税贷通”“抵押快贷”“微贷通”“工业信用贷”等产品。

同时,柳州银行通过与园区企业面对面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认真听取企业对银行的评价及建议从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

2023年3月,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任务和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的目标,柳州银行打造了面向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和小微企业主的全新品牌“兜能贷”,聚合“小摊贷”“闪店贷”“小超贷”“粉店贷”“收银易贷”“烟商易贷”等特色系列子产品。

被率先推出的“小摊贷”产品,主要支持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跳蚤市场”等特色经营发展,支持小摊、小店“活起来”“火起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小摊贷”3637户,贷款金额7677万元;累计发放“闪店贷”1125户,贷款金额6.87亿元;累计发放“收银易贷”623户,贷款金额8516万元。

柳州银行客户经理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调研

柳州银行客户经理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调研。柳州银行供图

柳州银行同时在乡村振兴多维发力,深耕“三农”沃土。

一方面,柳州银行推动农业强区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支持打造“桂字号”农业品牌,支持种业振兴工作,服务糖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滴灌全产业链。比如,围绕各县域特色产业匹配研发信贷产品,柳州银行研发“螺蛳粉产业系列贷款”“兴农贷系列贷款”等定制产品。并通过“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促进金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广西打造“桂字号”农业品牌提供金融助力。截至2025年3月末,螺蛳粉产业链贷款余额2.67亿元。另一方面,柳州银行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信贷政策倾斜,率先创新推出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贷款“扶学贷”,开发边民卡、边民贷贸易融资产品,落实边境地区金融开发门户工作,覆盖乡村“最后一公里”。

多维布局:践行社会责任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柳州银行从六方面着手,以“金融温度”促进中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制定养老服务制度,规范养老服务标准。二是打造适老化示范服务网点,完善线下物理网点渠道服务设施和优化线上适老化渠道。三是实现对中老年客群进行标签化管理,帮助客户经理精准识别中老年客户,更好地为该客群提供专属金融服务。四是每月开展“时钟式”养老主题活动,丰富柳州银行“兜想福”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内涵。五是开展“医银合作”网点特色化服务,实现多项业务“就近办”。六是网点内增设“长者驿站”,每月向老年人提供反诈知识宣传教育,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科技筑基:向数字化转型大步迈进

柳州银行以科技筑基,在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上重塑服务生态。当下,商业银行已从信息化建设迈向数字化发展新阶段,金融服务逐步实现从线上化到数字化、从单品化到聚合化、从场景化到生态化。

以技术、数据双要素为驱动,柳州银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启动了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群“811工程”的建设,全面实施云策略,通过构建PAAS技术底座、全行分布式数据库、统一云上技术栈、构建全行级日志和监控管理平台,提升全行运维效率和资源使用率。今年2月,柳州银行“811工程”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群成功投产上线。同时,丰富数字产品种类,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推出“云信通”“兜想贷”等线上产品,客户体验得到了全面优化。

据了解,“811工程”新一代核心项目群是面向全产品、覆盖全渠道、服务全场景的具体应用,于2023年8月11日启动建设,历时18个月。系统建设范围共135套,项目最高峰时期在岗人数达856人,各个阶段按时完成指令共1211个,节约预算5210万元,T日日终批处理耗时缩短至37分钟。

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表示,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群成功投产上线,标志着柳州银行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并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良好软件硬件环境,全行要乘势而上,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提高服务质效,优化风险防控能力,探索应用“数字员工”等。

回头看,“五篇大文章”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每篇文章在服务方向上各有侧重,在落地过程中又相互衔接,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柳州银行以“五篇大文章”为纲,深耕本土,向“智”而行,不断书写着“地方银行服务地方”的新篇章,擘画出一幅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柳州银行)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