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护理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4.17人

人民网南宁5月12日电 (韦欢)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广西护理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韦欢摄
近年来,广西卫生健康系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护士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持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全区护士队伍不断壮大,紧缺护理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医疗护理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全面进步。
以规划为引领,多措并举扩大护士队伍规模。广西卫生健康系统联合8部门印发《广西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优化护理服务实施方案》,通过不断加强护理人才培养、严格落实护士配备标准、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切实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等措施,推动广西护士队伍规模持续扩大,护理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4年底,广西注册护士20.90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5.66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19年的3.07人增加到了2024年的4.17人,医护比从2019年的1:1.33增加到2024年的1:1.36,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及医护比均已超过“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值。广西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和中高级职称占比逐年增加,护士队伍学历素质不断提升。
强化护理人才培训,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是通过强化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护士“三基三严”培训、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紧缺护理专业人员培养等,着力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二是建立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体系,不断满足患者对优质专科护理服务的需求。截至今年4月,广西共举办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等15个专业的123期专科护士培训班,累计培养专科护士6105人。三是聚焦老龄化社会护理服务需求特点,重点培养老年护理人员。印发《广西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和分层次对从事或有志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共计培训老年专业护士6741人。
主动地对接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新需求,不断扩大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一是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及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人群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也能享有专业的护理服务。目前广西已有174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4.7万余人次。二是不断扩大延续性护理服务占比,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目前全区已有300余家医疗机构的4000多个病区为患者提供了延续性护理服务。三是开展“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减轻群众住院陪护负担。截至目前,广西已有73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无陪护”病房(区)服务,提供1万余个“免陪照护”床位。四是聚焦患者个体化需求,开设专科护理门诊,为特定疾病或健康问题提供专业化护理干预。广西已有183家医疗机构开设了394个专科护理门诊,17家医疗机构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有效解决了传统医疗门诊难以覆盖的护理问题。五是组织开展广西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充分挖掘和交流护理工作典型经验,发挥先进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