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班社焕新彩 濒危剧种耀邕城
恒乐社以传统艺术为载体讴歌时代变迁,所演作品多次登上央视
2025年05月11日10:35 | 来源:南宁晚报

新编唐皇《新村美》以壮语说唱展现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记者宋延康摄
邕剧《武松传奇》将传统伦理与现代表达相融合。记者宋延康摄
昨晚,“百年传承·山花烂漫——广西濒危剧种展演暨田东县百年老戏社进邕惠民演出”在邕州剧场举行,来自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的百年老戏社恒乐社携邕剧、唐皇等濒危戏曲剧种登台,吸引了广大戏迷、高校师生以及在邕田东籍人士等近500名观众到场观看,感受戏曲的魅力。
邕剧曲牌《风摆杨柳·游春池》以婉转唱腔再现八仙游春的传说;红色题材邕剧《西山红樱》用“西皮”曲牌演绎东巴凤革命老区英雄事迹;邕剧曲牌《娅王》则以壮族“稻神”传说传递农耕文明的智慧;新编唐皇《新村美》以壮语说唱展现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武松传奇》《孝之道》等剧目将传统伦理与现代表达相融合……当晚,百年老戏社恒乐社的精彩表演让人目不暇接,观众们纷纷以热烈的掌声致敬民间艺人的百年坚守。
恒乐社创立于1908年,堪称广西民间戏曲传承的“活化石”。百余年来,剧团始终坚守文化根脉,从最初的18名演员发展到如今的百余人,形成了老中青少人才梯队。他们以邕剧、唐皇、排歌等传统艺术为载体,演绎民间故事,讴歌时代变迁,所演作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栏目。
从田东仑圩的乡村戏台到央视镜头,再到首府南宁的现代剧场,恒乐社的百年传承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生动缩影。“我们将继续挖掘濒危剧目,坚守戏曲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恒乐社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展演活动,濒危剧种实现了“活态传承”,传统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记者 陈蕾)
(责编:庞冠华、李敏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