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统筹协同,绘就经济发展新蓝图

——“统起来”全局思维贯穿经济建设各环节之梧州实践

2025年05月09日16:4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日,在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总投资40亿元的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作为填补广西超大规模高端再生铝生产领域空白的标志性项目,其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1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成为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60天完成千亩征地,135天完成土地平整,11个月实现热冷轧车间拔地而起……”广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龙峰谈及新项目的建设速度时感慨,“梧州市委、市政府全流程统筹调度,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梧州速度’,也让企业对在梧州发展充满信心。”

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杨扬摄

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杨扬摄

智慧鑫源项目的快速推进,正是梧州市通过全面落实“1+1+3”工作体系,将“统起来”要求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1+1+3”工作体系,即:1个领导小组(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局;1份工作方案(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方案)精准施策;3项工作机制(厅级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稳增长工作机制、以实绩论英雄的考评考核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机制)协同推进。

“这一工作体系的核心在于打破条块分割的壁垒,凝聚全域统筹的强大合力。”梧州市重大办专职副主任陈嘉伟介绍,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整合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等部门力量,下设政策、工业、物流、招商等6个专班,形成“领导小组定方向、专班破难题、部门抓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

体系化的统筹调度,让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高效有序。以重大项目审批为例,通过专班牵头实施并联审批,将原本需要十余个部门串联审批的流程大幅压缩。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创近四年同期新高。这一成绩的背后,正是“1+1+3”工作体系将分散资源转化为协同效能的生动体现,让“统起来”从口号真正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作为经济运行调度的“中枢”,梧州市发展改革委以“1+1+3”工作体系为纲,围绕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方案中的“亮明目标”“比学赶超”“半年盘点”“对账攻坚”四个季度的主题精准发力。陈嘉伟表示,梧州市发展改革委将健全厅级领导干部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工作机制,深化“书记市长直通车”制度,持续开展重点投资项目协调服务,全力打好在建项目投资、项目新开(竣)工、要素保障、争取资金等“四大攻坚战”,力争今年二季度全市实现重大项目开工46个以上、竣工22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以上。

今年,梧州市计划供应国有建设用地971.44公顷,同比下调41.9%。在土地供应总量缩减的情况下,如何支撑“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目标实现?

“做‘减法’是为了更精准地做‘加法’,以‘有限资源’撬动‘无限可能’。”梧州市自然资源局开发利用科科长洪颖莹给出了答案,梧州市通过统筹规划,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把土地资源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倾斜,确保每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数据显示,今年,梧州市交通运输用地拟供应508.32公顷,工矿仓储用地拟供应330.02公顷,分别占总供地量的52.32%和33.97%。“保持高比例的交通运输及工矿仓储用地,不仅为产业发展拓宽了运输网络,让物流更加便捷高效,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留足了空间,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梧州市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卢秋林表示,该局将紧扣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1+1+3”工作体系的要求,持续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强化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推动六大领域十大工程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为梧州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不在于资源的无限扩张,而在于通过统筹机制创新实现有限资源的效能倍增。从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到资源配置的“精准度”,从政策落地的“力度”到民生改善的“温度”,随着“统起来”从制度设计逐步转化为实践效能,当全局思维融入经济建设的每个环节,“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的蓝图正逐步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郭俊杰)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