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崇左市江州区全链条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新兵”变“尖兵”

2025年03月28日08:21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村集体有块空地,能不能盖个厂子?”“90后”返乡青年冯伟明萌发创业念头。

“可是我手头的钱不够,怎么办?”冯伟明犹豫起来。

冯伟明是崇左市江州区石景林街道卜利村一名村级后备干部,他把想法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农寿青和盘托出。

“年轻人,大胆干,我们给你做后盾。”农寿青的回答,让冯伟明充满力量。

村集体不仅注资入股,农寿青还积极协助办理区里的专项贷款,很快,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加工厂建成投产。

加工厂主要加工耳机、家用桌布、手套等产品,出口欧美地区,带动了200名失地农民、全职宝妈等特殊就业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

组织的关怀,让冯伟明成为了一名乡村振兴“领头雁”。“我们正着手引入壮锦加工生产线,让壮锦文创产品走向大众世界,提高群众收入。”冯伟明说。

近年来,江州区坚持把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创新实施“雏雁丰翼”行动,通过选准、育强、用好全链条培养,全方位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江州区制定出台“‘雏雁丰翼’三年行动方案”,打破身份、行业、地域限制,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村级卫生室医生、村级防贫监测信息员等群体纳入后备力量库。对118个村(社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拉网式摸底,结合村级班子中期评估结果和多方意见建议,制定“一村一策”后备力量需求清单。针对各项村情要素、个人能力、匹配岗位等进行关联分析,设岗定向选拔出1004人,平均年龄38岁。

“我们镇的村级后备力量既有种植能手,也有电商达人,个个都是乡村振兴的‘潜力股’。”新和镇党委组织委员黄日常说。

“甘蔗行距间隔1.6米,可以使甘蔗采光更充分,抗旱耐涝能力更强,抗倒伏效果更佳。管理得好,亩产能突破7吨。”濑湍镇濑湍社区后备干部李孔欢在地里向蔗农传授科学种蔗知识。

不久前,李孔欢参加了区里举办的甘蔗种植专题培训。

“现在,我是活学活用,把学到的本领教给蔗农群众。”李孔欢说。

为了让村级后备干部迅速成长,江州区有针对性地制定“雏雁提升”培养计划,依托区里的党校和乡镇党校,开展现代农业、基层治理、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36场次,受众3529人次。区里采取“1+N”导师帮带制,安排有经验的包村干部、驻村队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进行结对子,传授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组织他们参与村级事物管理、列席工作会议、调解矛盾纠纷等,提升在他们群众当中的威信力。

与此同时,江州区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对有意愿的后备力量开通创业申报等“绿色通道”,协调整合政策资源,支持后备力量领办合作社、村集体经济项目。先后鼓励15名党员后备干部领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7个,带头发展甘蔗、鲈鱼、酸菜等产业,示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畅通村级后备力量成长渠道,开展“推优选优”双优活动,推送储备在库的30名年轻有为的优秀村干部参加提升学历,25名后备干部列入县级“两代表一委员”,让村级后备力量在干事中尝到甜头、充满劲头、更有奔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雏雁丰翼’三年行动,持续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让更多‘好苗子’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茁壮成长。”江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陆华勇 农媛媛)

(责编:沈泉池、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