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LIF微创快车”驶向区内外 “刀尖游走”助腰痛患者“挺直腰板”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脊柱外科在主任覃海飚教授带领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研发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Q-TLIF(快速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技术,在“刀尖游走”的微创路径上,不断突破脊柱微创手术禁区,帮助众多患者乃至区外患者“挺直腰板”。
求诚:微创手术解决大问题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加。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如果脊柱出现问题,轻则疼痛,重则影响正常的行动。随着年纪的增长,大部分人的脊柱会出现一些毛病,如果采取保守治疗不见效,就得考虑手术。”覃海飚说,在脊柱外科住院的很多患者是老年人,刚住进来时愁眉苦脸,话都不想多说一句,做手术后变得开朗多了。
“覃主任,我今天能下床走路了。”“覃主任,我昨晚竟然没有感觉到痛,总算睡了一个好觉。”有一次,覃海飚在科室病房查房时,相邻床位的患者黄先生及覃先生开心地与覃海飚分享术后第一天的感受。
67岁的黄先生数月前出现腰部疼痛伴下肢麻木疼痛,到当地医院治疗,但症状没有缓解,无论是躺着还是站着都会痛,给他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这次专程从河池带父亲前来南宁寻医,辗转多家医院,考虑到父亲年纪大,做开放手术风险高,便多方打听找到了覃主任为父亲施行微创手术,没想到效果如此好。”黄先生的女儿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覃先生与黄先生一样,因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滑脱不稳,痛得夜不能寐。在接受覃海飚的手术治疗后,醒来马上感觉不到疼痛,夜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这让他感慨万千,对覃海飚团队竖起了拇指。
求新:技术突破强强联合
脊柱外科是骨科中最为尖端的领域,手术极具挑战性。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成熟与进步,脊柱外科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微创内镜”时代。
自2017年以来,覃海飚带领团队率先成功自主研发了Q-TLIF技术,凭借其“安全、有效、微创、快捷”的显著优势,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非凡的潜力。
该技术具有五大“直接”特性,即直接kambin三角撑开、直接椎间隙撑开、直接椎间盘切除、直接植骨床处理、直接植骨和融合器植入,较好地解决传统开放型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适应证少等问题,大大降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
该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惠及千万百姓。
覃海飚表示:“导航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让手术过程中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看清手术区域的每一个细节,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求进:为患者撑起生命“脊梁”
2023年9月,覃海飚教授作为广西唯一代表在北京参加了2023年院士专家科技沙龙——“骨科临床相关新技术研讨”会议,并系统介绍了Q-TLIF技术;2024年9月,覃海飚教授受邀赴塞尔维亚参加第44届SICOT世界骨科大会并作学术报告,在世界骨科微创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业界权威专家认为,Q-TLIF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与以往的各类腰椎融合术式相比,有明显的创新性,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值得推广。
Q-TLIF技术创新成果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缩短了学习周期,还使得该技术易于掌握。截至2025年2月,Q-TLIF技术不仅在广西4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还陆续在广东、河南、湖北等多地得到推广和应用,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方案。
“虽然研发过程艰辛,但可以为老百姓和行业做一点事情,我们内心是快乐的。”覃海飚认为,检验一项医学技术是否够“好”,除了同行认可,还得看它是否真正服务于大众,造福了百姓。
覃海飚表示,科室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加强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发展,为更多患者撑起生命“脊梁”。
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