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创新“驻村干部+”模式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5年03月14日10:45 |

近年来,玉林市福绵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构建“驻村干部+”服务模式,聚焦就业难题,联动多方资源,探索出高效履职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精准摸排,三级联动提效率。针对年初用工高峰与就业需求分散问题,该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组织96名驻村干部联合村“两委”,对6.2万劳动力开展“网格化摸排+动态建档”。创新“三色管理法”:红色标注急缺技工岗、蓝色匹配普工岗、绿色定向脱贫户,依托村级“招工驿站”精准推送岗位,促成2320人达成就业意向,匹配成功率达78%,大幅降低求职者与企业对接成本。
双线服务,破解信息不对称。为解决招工求职信息壁垒,驻村干部推行“云端+实地”双线服务。线上联合本土网红开展“直播带岗”43场次,发布短视频168条,吸引超100万人次观看;线下组织“车间体验日”18场,让求职者实地感受工作环境。同步设立园区就业服务站,日均服务200人次,累计输送技工700余人,缩短企业用工周期。
技能稳岗,长效保障促增收。为提升就业质量,该区开设了服装缝纫、机械操作等“技能课堂”,推行“企业订单+机构列单+群众点单”培训模式,累计培训2300余人次。同时,建立“1名专员+1家企业+N名员工”跟踪机制,驻村干部定期回访,协调解决岗位难题,员工流失率显著下降,企业生产与群众增收实现双赢。
福绵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驻村干部+”模式从就业服务延伸至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领域,驻村干部由单一帮扶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通过链接政企社资源,推动基层治理向“系统集成”升级,激活治理“一池春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模式创新,拓展服务场景,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支撑。(卜彩杰、李光华)
来源:玉林市福绵区委组织部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