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腰果的旅行
2025年03月14日17:46 |

瞧,这颗腰果圆润饱满,香气馥郁,口感酥脆,还身着一袭脆紫的外衣。它竟是来自距离中国南边两千公里之遥的越南南部平福省。此地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都用充沛的阳光雨露,孕育出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腰果在此生长,能够一年三次开花、三次结果。而这颗腰果,竟长在果子的底部,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厚实坚硬且具腐蚀性的保护壳。
原来,腰果结果时,花托会形成一种被称为肉质果的假果,而通常所说的腰果,实则是假果下方的肾型果。当果实成熟,工人便会摘下整颗果实,仅取下方的肾型果,暴晒七天,方能开壳取出其中的果仁,此时的果仁外留存着一层薄薄的紫衣,这便是我们常见的紫皮腰果。
此刻,腰果具备了启程的基础条件,从越南平福省向北而行,历经近两千公里的运输,在中国龙邦口岸完成货物通关手续,接着换乘中国的运输车辆,沿着银百高速抵达靖西市广康食品有限公司,在此落地加工。这家工厂每日可加工六十吨腰果,同时还能兼顾其他坚果类产品的加工,不但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集体经济和个人带来了颇为可观的收入。
一颗颗腰果在此进行分选,筛选出优质的颗粒,接着洗净一路的仆仆风尘,并充分消毒,晾干后,搭配天然矿物盐,在高温锅炉中缓缓盐焗。这一过程借助盐的导热特性,仿若为腰果进行热敷般翻炒。热敷使每颗腰果的表皮均能均匀受热,锁住自身的香甜,在翻炒中还能减轻震动,保持颗粒的完整。这一工序既保留了腰果的质感与鲜味,又赋予了腰果更丰富的口感,矿物盐也为腰果的储存和运输充当了天然的防腐剂。
经由工人精心包装之后,它们将再度启程,运往中国各地,甚至出口至第三国,目前,已成功出口哈萨克斯坦162吨,出口尼泊尔14吨,将跨境小原料做出边贸大生意。
腰果,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亲朋往来的上佳礼品,也成为茶余饭后的优质小零食。
来源:靖西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谭江波、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