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蝶变之路

2025年02月14日09:52 |
小字号

在浦北县白石水镇,有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良江村。这里曾经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贫困落后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努力,实现了从“贫困落后村”到“旅游示范村”的蝶变之路,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广西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连续8年荣获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称号等。

“以前想的东西,现在政府都做好了,有这么好的环境给大家,愿望实现了。乡村振兴带来了十分大的实惠,看得到、感受得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啦!”看着越变越美的良江村,村民马起戈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

筑强堡垒 凝聚组织合力

在良江村党总支部书记符景升的记录本上,记录着这些令人难忘的岁月: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我和村干部们一起天一亮就开干,摸到天黑才回家。良江村党总支部聚焦党组织引领,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员群众献计献策、投工投劳、共创共建工作格局,陆续建成村史馆、崇林苑、景观亭、风雨桥等一批乡村旅游核心区的基础设施景观,形成步步为景、处处如画的乡村建设新画卷,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依托独有的特色农业产业、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底蕴优势,结合“农文旅”新业态,良江村建成首个钦州市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打造环五皇山党建+红色传奇+绿色乡愁+文化研学+N的精品教育线路,储备有市、县两级部门领导干部、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土秀才”“田专家”、致富能手、先进模范人物等师资107人,形成6条现场教学线路,培训基地共举办53期培训班,培训6000余人,示范带动全市分层分类培训干部8万余人,辐射带动基地3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

民富村强 产业发展“多元”

良江村创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走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产业业态多样化,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是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一产“做强”。近年来,在良江村陆续开展荔枝电商直播活动促销展销、荔枝新闻发布会、擂台赛等,启动乡村振兴产品IP化运营中心项目,打造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构建乡村振兴数字化营销新体系,扩大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二是着眼产业链延伸,推动二产“壮大”。利用双良芭乐品牌,盘活当地产业资源,建设生态观光采摘基地,注入电商销售新方式,提升“双良芭乐”“白石水妃子笑”等特色水果品牌影响力。助力浦北县帮良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和浦北县杰茂种养专业合作社分别取得《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证书》和《出境水果包装厂注册登记证书》,成为浦北县首个出境新鲜水果果园注册登记果园和包装厂,2024年荔枝出口量达344吨,荔枝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突出提质增效,推动三产“做活”。依托钦州市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区位优势,探索“产加销、农文旅”融合模式,瞄准农文旅研学风口,催生“后备箱经济”发展,实现了联农带农,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上岗,把家中的绿色农产品流向市场,形成了一产支撑二产赋能三产反哺的生动局面。

内外兼修,绘就和美“画卷”

良江村大力抓好基础建设提质和文明新风培育工作,以高品质绿色生态和人居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基础设施提质。积极推动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向村小组延伸,道路硬化、路灯安装、亮化工程覆盖辖区,新建了村文化广场和村史馆,村内树木葱郁,道路干净整洁,还有宽敞的凉亭和绿道,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厚植文明新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加分减分的“道德积分制”,通过以“志愿者+约定+积分制”的形式推动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2024年共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152场次,惠及村民2100人次,大力宣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的新风尚,推动良江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从昔日的贫困到如今的示范,良江村开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的‘振兴花’,结出了乡风好、百姓富的‘振兴果’。”白石水镇党委书记劳绍朋介绍,之后会有更多学者、游客来这里学习、游玩,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我们的乡村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张俭 陆喜击)

来源:浦北县委宣传部

(责编:王勇、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