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局:握紧实干金钥匙 赢取蓝色新空间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近期,广西党委、政府召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2025年的广西新春第一会上,进一步树立起鲜明导向: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
广西的这一片海,这是无比重要的战略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加快落实大会要求,动员和要求全区海洋系统锚定“向海方可图强、开放才有发展”这个大方向,握紧实干这把金钥匙,唱响加快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海洋工作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广西海洋强区建设指明了最根本的方向、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全区海洋系统要提振愿干、敢干、会干、巧干的精气神,既着眼国家战略全局,又立足广西发展实际,以更宽广视野思考谋划广西海洋工作,加快实现从“只有沿海三市靠海”到“广西处处向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赢取更为广阔的蓝色发展空间。
2025年,全区海洋工作将主要围绕“12345”来实施,即“抓好1个机制、开展2个试点,强化3个保障,做好4个规划,推进5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区海洋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用海资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海域海岛管理日趋完善,海洋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水平再上新台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巩固深化。
抓好1个机制,全力推动海洋强区建设。建立完善自治区建设海洋强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工作机制,强化对全区海洋强区建设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持续推进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广西海洋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开展海洋经济强产业行动,采取更多实招硬招做好强产业文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9%以上。
开展2个试点,不断提升海域空间利用效率。在自然资源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推进高效用海试点和深远海用海试点工作,用好用活北部湾海洋资源,科学构建海洋空间利用秩序,通过盘活闲置、激活低效、强化监管,加大海域使用权等领域改革力度,不断促进海域海岛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区海洋资源要素流动更充分、配置更精准、效用更突出。
强化3个保障,进一步夯实管海护海基础。一是牢牢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围绕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向海图强的大通道、开放发展的大动脉,实施更加积极地用海用岛要素保障政策,推动重大项目更快更好落地见效;二是更加积极稳妥地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严守全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37.4%的管控目标,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三是处理好“保发展”与“守底线”之间的关系,加强海域海岛综合监管,切实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做好4个规划,提升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水平。立足全区“一盘棋”向海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海洋空间布局,推动交通向海、要素向海、产业向海,借港出海、抱团出海,加快构建“山海统筹、陆海联动、江海贯通、边海衔接”的陆海一体发展格局。一是推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二是组织编制《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三是编制印发《广西海洋科技创新中长期总体规划》;四是编制印发《广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6—2030年)》。
推进5项重点工作,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北部湾海洋资源合理开发,积极拓展蓝色发展空间;二是全面完成广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建设并转入常态化运行,不断提升海洋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开展海洋经济专项科技攻关,加快组建海洋领域广西实验室,推动实现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四是激发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扩大海洋领域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助力构建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五是持续加大定点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创新帮扶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王勇 杨晓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