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变“致富果”
河口瑶族乡猴背村经验做法入选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2024年09月05日17:15 |

8月31日,第五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猴背村经验做法入选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小小百香果”巧变乡村振兴“致富果”。
河口瑶族乡猴背村位于资源县西南部,地处高寒地带,平均海拔600米,属典型的非城乡接合高山村落,山多地少,昼夜温差大,田块零散、耕作条件差。
为谋产业发展,河口瑶族乡党委、政府积极组建专家团队实地调研,组织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到田间地头进行考察,前往玉林、柳州和南宁等地学习,确定以种植百香果为特色产业,助推猴背村乡村振兴。
有了方向,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河口瑶族乡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项目支持、技术指导,科学规划布局,以奖代补鼓励广大农户种植百香果,打造百香果深加工产业链和产业示范基地,成立就业帮扶车间,建立百香果展示和销售中心,通过网络直播、书记带货、消费帮扶等模式销售百香果,逐渐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猴背村已有4个百香果种植基地,种植总面积360余亩,带动50余户脱贫户参与种植百香果,年产量达70万余斤,年销售总额达450余万元。百香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助推当地群众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致富果”,走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
据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指导,持续挖掘各地在乡村振兴领域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做法,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基层单位提供借鉴经验,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有效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舒文艺、潘孟阳、林木立)
来源:资源县委宣传部
(责编:庞冠华、陈露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