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忧居”到“优居”让群众搬进幸福里
——平桂区探索实践易地搬迁就近便民服务新路径
“小区环境很不错,到超市、农贸市场就几分钟,生活很方便,平时还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打工挣钱。”贺州市平桂区文华社区居民刘海飞笑着说:“搬迁之前的忧虑都打消了,真没想到会有现在的生活!”
在社区的帮助下,刘海飞夫妇俩就近在帮扶车间务工,夫妻每月收入6000元以上,足够一家人的开销,两个子女也在离小区不到500米的文华小学就读,刘海飞的母亲白天在小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锻炼身体,一家人可谓是“分工明确”,生活其乐融融。
如何让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忧居”到“优居”?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上,平桂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实施一系列精准就业帮扶举措,探索易地搬迁就近便民服务新路径,推行“农事城办”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手拿剪刀、脚踩缝纫机,工作台旁摆放着布料滚筒和纺织线卷……走进广西云蝶内衣有限公司制衣间,工人们各自忙着手上的活儿。据悉,这里大部分的工人是文华社区移民搬迁群众,她们表示:“之前还怕搬出来后就没有经济来源了,现在工作就在家门口,一天能挣一百多元,既稳定又可以照顾到家里,很安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搬迁群众“稳得住”的根基。平桂区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在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易地搬迁安置点、政务服务中心以及乡镇(街道)设立24个就业服务窗口,结合安置区周边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培训+送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全链条服务新模式,组织红色就业服务队,开展就业拓展培训,开展“直播带岗”“云端访企”强化数字赋能“云端游”等多渠道多形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23年以来聚焦移民搬迁群众重点就业群体,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利用新媒体线上投放就业岗位、发送就业岗位短信等形式促进就业,现有劳动能力且实现就业的搬迁户为4389户11040人,户均就业人数达2.5人,实现有劳动能力家庭一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目标。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的证明开好了,谢谢你!你们这群‘红马甲’真像儿女一样亲哩!”前不久,文华社区75岁移民搬迁廖汉辉紧紧抓住“红色代办员”谢叶英的手,一个劲儿道谢。廖汉辉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居的他不便回村办理老年人生存认证事务,“红色代办员”谢叶英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前往廖汉辉家里办好事务。
为切实关注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平桂区搭建服务平台,整合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局、残联等部门服务资源,成立安置社区易地搬迁服务专班,在社区里设立“农事城办”固定服务窗口,开办就业社保、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等12项服务,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帮扶、代办等43项相关业务。同时,从区直单位、乡镇(街道)择优选派49名干部组成“红色代办”服务队伍,针对无法在固定服务窗口办理、需回原籍村镇办理的事务,由“红色代办员”上门代办或线上办理,做到让移民搬迁群众“少跑腿”。目前,服务专班接待搬迁群众301余人次,办结业务286余件,累计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社保服务、雨露计划申请、民政业务、户籍业务咨询、医疗保险缴费和养老保险缴费等服务办件约2806件;服务队已为群众提供低保救助、保险缴纳等代办服务1683人次。
安居乐业同步,服务治理并重。接下来,“我们社区将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认真倾听社区群众的所盼所需,收集民情民意。同时,我们将以党群连心服务为载体,将文华社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健康向上的‘优居’社区,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文华社区驻村第一书记谢小芳表示。(莫珊珊)
来源:平桂区委组织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