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深耕红色沃土 绽放文旅之花

![]() |
观众观看《血色湘江》舞台剧。文桂香摄 |
“红色基因生生不息、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广西兴安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军将士在湘江战役中体现出的“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革命精神,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给广西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以来,兴安县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特别是4月份红色革命舞台剧《血色湘江》在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驻场上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兴安红色文化,更加生动感受这段红色历史。每逢节假日,很多外地游客带着孩子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截至目前,《血色湘江》共演出20场次,观众达4854人。“《血色湘江》舞台剧非常震撼,大人和孩子都很受触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来自广东的游客王女士感慨地说道。
据悉,红色革命舞台剧《血色湘江》以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为蓝本,以1934年发生在广西桂北地区的湘江战役为历史背景,以红34师师长陈树湘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在湘江战役中执行后卫任务的部队掩护中央机关和兄弟部队强渡湘江,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
红色革命舞台剧《血色湘江》在兴安的成功上演,弥补了兴安县红色舞台剧的空白,也为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讲好“兴安红色故事”,积极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战略,打造长征红色文化精品提供有力支撑。广西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经理李鹏介绍,通过将舞台剧的市场化运营,实现了在兴安的常态化演出,主要是想让年轻朋友们和孩子们永远铭记湘江战役这段特殊而珍贵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湘江战役90周年,兴安县持续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推出“红色+研学”“红色+美丽乡村”“红色+康养”“红色+亲子休闲”四个类别的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游客既可以瞻仰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体验“鱼水情深”的红色文化之旅,也可以重走长征路、翻越老山界,感受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中的豪迈与气魄,还可以游走在高耸入云的猫儿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体验“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之旅。
丰富的红色文化是兴安旅游的珍贵印记。近年来,兴安县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模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思想内涵,整合红色旅游优势资源,优化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自治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安段)、红军长征文化园等红色文旅项目建设,全面整合老山界、龙塘江、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编演《血色湘江》革命舞台剧、《突破湘江》实景演出等红色文化作品,积极探索界首镇“红色+研学”、华江瑶族乡“红色+康养”等产业发展新模式,丰富体验式红色研学产品,推动研学与产业同频共振,致力打造集“红色传承、智慧体验、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和旅游胜地。
在兴安,除了有浓烈的红色文化,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俗文化、优良的生态文化。围绕“红色+”文化旅游,兴安精心描绘湘江“红”、灵渠“金”、山水“绿”、丰收“黄”的文旅色彩,成功塑造“红色湘江”基因传承、“灵渠人家”历史文化、“桂北老家”乡村休闲、“漓江之源”生态观光、“华江九寨”康养度假等旅游品牌,呈现出处处有景、处处是景、处处可游、处处能游的全景式旅游格局,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傅鸿元、肖帆)
![]() |
研学学生参观纪念馆。文桂香摄 |
![]() |
界首渡江遗址公园航拍。傅鸿元摄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