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记者手记:当我们尝试用AI科普AI

人民网记者 覃心
2024年05月06日08:4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五一”期间,由人民网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台AI展示体验活动“白泽的奇幻旅程”在广西南宁五象汽车生活广场面向公众展演。5月5日,正值“立夏”,活动收官,这场探索AI世界的“奇幻旅程”却未止步。

3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为虚拟现实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灵境”。他对灵境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而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预想,他认为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不断攀登高山,科学预想逐步成为现实。

AI由人类创造,我们却似乎对他“知之甚少”。

视觉、动画、音乐、文本……这次我们用AI创作出一台晚会展演给人类观赏;同时,这也是AI的一次“自我介绍”。

AI展演现场座无虚席。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AI展演现场座无虚席。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白泽的奇幻旅程”展演时长约45分钟,共8个节目,从制作到演艺的全流程囊括了诸多时下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新成果——

我们能看到,在数字世界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的经典舞姿幻化为灵动、曼妙、多彩的粒子,随音而动,舞蹈动作与现代媒介和技术有机结合,得益于AI生成视觉与编程光流法技术;

在音乐制作人周晨的带领下,音乐模型“演唱”出逼近真人嗓音的动听歌曲,我们就能知晓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已经能做到主流声纹识别与替换,还可以“无痛学习”多种语言;

我们还能认识到,AI换脸技术已经能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源人物和目标人物面部映射关系进行学习,通过对抗式生成网络(GAN)生成逼真的换脸图像,最终实现节目中的科技“骗局”……

AI展演解锁花式反诈骗宣传教育。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AI展演解锁花式反诈骗宣传教育。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舞台之上,数字人“白泽”畅游于数字宇宙,体验科技美学,探索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如何交融。

舞台之下,在一场场观众爆满的展演现场,记者看到了无数张充满好奇的脸。他们渴望解答——我们未来将如何与AI共生;渴望实践——AI究竟将如何帮助我们探索世界?

老师会关心教育,会考虑学生能学到什么。一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孩子们需要这类科普活动,从小接触AI、了解AI、运用AI,对培养创新思维很有助益,“未来是多元的,因为AI提供了新机遇,而把握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我们要知道AI是什么、能做什么。”

小朋友们开心地观看展演。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小朋友们观看展演。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家长关心子女,会操心他们未来的发展。一名社区工作者观看展演后,与就读高三的儿子针对科技发展发起了一次探讨,认为AI可以改变生活,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隐患。从小喜爱科学技术的孩子在这一刻成了她的“老师”,“他借由展演又告诉了我一些新知识,原来现在的学生能学到这么多。”

一名建筑工程师感叹:“节目的科技感、科普性、艺术化都很强,展示了当AI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互联性和便捷性。”这让他意识到,AI技术与高端算力、先进算法和优质数据相互碰撞,使得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同频脉动,人工智能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和技术,而是人们的工作伙伴、生活助手、城市管家。

“钱学森”与青年对话。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钱学森”与青年对话。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在节目《星梦对话:Ai Talk》中,利用大语言模型、视觉扩散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高度复原钱学森先生的数字形象与青年展开了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人工智能会走向何方,是否会取代人类?”青年向“钱学森”提问。

“钱学森”告诉青年,题眼在“管理和驾驭”。

一问一答的交流中,回答未必就是“标准答案”,亦如我们的“提问”只会随着变化而迭代,却不会停止。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得益于在数据积累、技术创新、运动场景和政策支持方面的综合优势。

“灵境”已至,无论年龄和职业,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而“白泽的奇幻旅程”可以为我们寻找谜底提供一扇眺望的窗口。

(责编:覃心、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