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办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2024年05月09日16:12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人民网南宁5月9日 (冯肖慧)5月8日,在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进一步坚定信念、奋勇争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办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

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大会对移植医学中心一病区等14个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元、马艳艳等71名优秀护士、马翠等53名优秀带教老师、急诊科抢救区等11个优秀带教科室、消化内科一病区《降低结肠镜检查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等9个优秀护理质量改善项目、陆群等2名临床护理工作满25年仍在一线值夜班的护士、产科等14个科普活动优秀团队进行通报表彰并颁发证书。

“获得优秀带教科室这个荣誉是我们护理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非常的荣幸和自豪。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不仅教授给学生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还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爱的传承理念。我们见证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他们的热情和求知欲中,我们老师也不断的在提升自己,获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非常感谢医院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也感谢每一位医生对我们的信任和配合,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壮大我们的护理队伍。”急诊科周冬娜代表急诊科抢救区发表感言时说道。

“我经常说新生儿科是一个最有温度的科室,因为我们经常面对的是几百克巴掌大小的生命,从他们能够克服呼吸官喂养官感染官到生命出院,他们的生命得到延续。在对他们精心护理的过程中,我也从一个懵懂的新手护士成长为一名能够护理危重新生儿的专科护士。我要感谢科室主任、护长以及同事们的支持信任,也要感谢我们二附院提供的平台,祝愿二附院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强大,我们大家也都能够越来越好。”代表“优秀护士”发言的新生儿科护师赵小莲表示。

获奖代表发表感言。人民网 冯肖慧摄

获奖代表发表感言。人民网 冯肖慧摄

胸心血管外科一病区护士包厚力现场分享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小患者点亮生命之光的故事,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去年八月,我成功为一名七岁的小朋友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个家庭带去生的希望。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件事,我2022年来到二附院实习的时候,在血液内科、儿科护理过许多饱受病痛折磨的小朋友,他们很让人心疼。医院移植医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组织各种无偿献血活动,让我心中有了答案,用可再生的细胞去挽救一个家庭,我觉得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他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业当中,为血液病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

推动新时代护理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团队在学科建设、质量安全、临床教学、健康科普、护理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06项(中标率75.94%)、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3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获广西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广西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出版书籍1部,发表论文148篇,其中SCI 2篇,核心论文13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广西护理质控中心优秀案例展示奖1项;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呼吸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全年共制作科普作品171部,奖项作品30余部,其中区级比赛一等奖1项,并获优秀团体组织奖。

2024年是广西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今年医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聚焦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重点工作、省部共建任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以及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主要抓手,以智慧医院建设、精益化运营管理为关键推手,切实做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着力加强医疗内涵建设,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加速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

对此,该院对护理团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服务大局,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紧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任务,抓住省部共建新机遇,大力落实“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落实“三贴近”,推动护理服务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

二是坚持对标对表,优化学科建设水平。以新定位推进护理学科建设,以“国考”“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指标”为依据来制定学科发展目标,通过优势学科建设带动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深入推进护理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全力推进科普惠民工作,深入推进科普与疾病管理相结合,聚焦疼痛管理、护理康复、器官移植等优势学科,打造科普工作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品牌,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互联网+护理”等新型服务模式,用更加精湛的护理技术,创造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助力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广西建设。

(责编:冯肖慧、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