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茶园党建”助推产业振兴

近年来,南丹县深入打造“茶园党建”,通过组织引领、队伍发力、党群携手,打造示范茶园、精品茶园、共富茶园,助推六龙茶产业增量提质发展,2023年茶叶总产量180余吨,产值4000万元。
组织引领打造“示范茶园”。深化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打造“茶山稻乡”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带、“柿红茶香”田园综合体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群、龙马村党支部自治区三星级党组织和河池市六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县级“两新”党建示范点,提升发展产业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县乡村党组织推动“县有优势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联动打造六龙茶自治区四星级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和“柿红茶香”市级田园综合体,让六龙茶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推进“县、乡、村、企”党建联建,将“党建链”嵌入“茶产业链”,让组织建在“链”上、队伍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2023年开展“党建引领茶产业、联农带农助增收”党建联建活动12次。
队伍发力打造“精品茶园”。建强领导干部队伍、党员干部队伍、驻村干部队伍、乡村人才队伍“四支”队伍,联动发力推动茶业增量提质发展。领导干部带头,县乡分别落实1名班子成员包村联企,实行乡镇机关党支部、村党支部、企业党支部无缝衔接沟通协调机制,把推动发展茶业、打造“精品茶园”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深化拓展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行动,健全“村屯在家党员+村屯在外党员+企业所辖党员+镇级联系党员+县级派驻党员”联动服务发展机制,党员积极出谋划策、出力推动、出面处纠,在示范区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以来,党员干部服务企业53人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18件。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模式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每年组织开展镇村屯党员干部培训,提升引领指导产业发展水平。开展茶农实用技术培训,培育一批“土专家”“乡创客”“茶秀才”。利用六龙茶业公司与广西二轻技师学院设立的六龙茶产业示范区校外培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推进农业产业科技化。茶业公司聘请2位茶叶专家作为公司技术顾问,推进茶园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取胜、品牌化打造,六龙茶叶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家级绿色食品A级认证、“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等荣誉。
党群携手打造“共富茶园”。携手推进项目建设,把党建融入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全过程,发挥党组织聚合牵引作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累计投入扶持产业项目资金1500万元。六龙茶业公司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六龙茶园发展到3820亩,柿子园发展到2500余亩。携手推进产业融合,党委及党支部推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六龙茶”产、研、学、游基地,健全“党建引领、茶业筑基、文化赋能、旅游激活”机制,持续七年举办“广西南丹县六龙茶文化旅游节”,推出丰富多彩的原生态茶园参观、茶艺欣赏、茶歌对唱、茶品饮鉴、茶事体验等活动,提升“六龙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累计接待游客10万多人。携手推进联农带农,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党支部推动建立双向互利共赢机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订购原料等措施扩大规模,群众通过土地出租、务工出力、原料出售的渠道增加收入。近年来,六龙茶业公司累计支付群众土地租金520万元;提供就业务工岗位超6万人次,支付劳务工资600多万元;收购茶叶等原料800万元,带动茶农年人均纯收入2023年增长到20130元。(黄常青)
来源:南丹县委组织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