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多村践行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人民网南宁4月8日电 (雷琦竣)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一场移风易俗之风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多个村庄通过取消铺张浪费的节庆活动、简化红白喜事、发展文体事业等多种方式,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文化引领新风,乡村文艺焕发活力
在青秀区的乡村,一股文化新风正在悄然兴起。伶俐村的采茶文艺队就是这股新风的生动写照。这支由普通村民自发组成的队伍,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采茶戏,将乡村生活的点滴融入节目中。每逢佳节,她们便通过歌声和舞姿,将正能量传递给村民,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同样,二田村的广场舞文艺队也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文艺队不仅定期开展培训和表演,还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些文艺活动只是青秀区移风易俗工作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青秀区积极推行“一约四会”制度,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各村按照村规民约办事,红白事新办简办、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举措得到了有效实施。
红白事新办简办,乡村风气焕然一新
在青秀区的多个村庄,红白事新办简办已成为新的风尚。过去,红白喜事往往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现象严重。然而,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过去那种铺张浪费、讲究排场的陋习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简约而温馨的庆祝形式。
在伶俐村和刘圩镇槐里村,村民们纷纷响应号召,简化红白喜事流程,减少铺张浪费。酒席不打包、白事简单化等做法在这些村庄得到了广泛推广。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让红白喜事回归了本真。
同时,二田村和南阳镇施厚村也在红白事上展现了新风尚。在二田村,彩礼返送、福利暖人心等做法让红事简约而不失温馨;在施厚村,彩礼讲究美好寓意、红事白事合办简办等形式则彰显了淳朴的乡风民情。
这些新风尚的兴起,不仅让乡村风气焕然一新,也让村民们更加珍惜和谐的邻里关系,共同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
产业发展与环境整治,助力移风易俗深入推进
在青秀区的乡村,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也为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发展产业、改善环境等措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也为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业发展方面,各村积极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劳动力解放;在环境整治方面,村民们自发成立共治理事会,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改善和环境保护工作。
长塘镇天堂村三桥坡的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园区的建设,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解放。他们积极参与农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自身素质。随着产业的发展,村民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谋发展上,曾经的赌博不良风气已不复存在。
同时,多个村庄还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他们自发成立共治理事会,自发出资共建,积极投身到村貌改造提升中。通过整治环境卫生、改善居住条件等措施,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为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青秀区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榜样力量。通过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树立了一批可学可比的榜样。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在村里广为传颂,激发了村民们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的双向推动,让青秀区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村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共同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如今,青秀区的乡村风气焕然一新。村民们摒弃了陈规陋习,形成了简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共同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
青秀区移风易俗工作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青秀区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