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以组织振兴助推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2023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持续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总体思路,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着力在产业链上建强组织、聚集党员、帮带群众,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
在产业链上建强组织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组织力推动产业发展,在全县50个村建立“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在2个乡镇17个村探索建立产业党建联盟实践,引入全县139家两新组织帮扶215个产业项目,促进年约增收300多万元。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发展中,组建田园联合党组织5个,成立田园党小组38个,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把党建资源集聚项目一线,培植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328人次,引导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中实干担当。2023年全县产业发展类项目34个,总投资1.1亿元,油茶产业规模达39 万亩,“粮、豆、果”等特色产业规模达27万亩以上,田园综合体高端蔬菜、富硒农产品成为供深供港食品,巴马香猪等9款优质农副产品由“桂味”晋级为“圳品”,位居广西首位。
在产业链上聚集党员抓好帮带引领。针对村集体经济模式单一、效益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把有能力、敢担当的党员、干部、人才聚集产业链上,做好产业发展的帮带引领。做实驻村工作“传帮带”,向68个行政村(社区)共选派212名驻村干部,实现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后进村驻村力量全覆盖。充分发挥党员带头领跑产业发展作用,引导5000多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目前有32名党员领办合作社,培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218名,累计创办合作社474家,其中2023年创办21家,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74个。加强乡村人才尤其是产业人才的培养,2023年重点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养殖能手80多名。实施“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所略、燕洞、百林3个乡镇青年党员依托电商平台建设乡镇物流网络店,销售本地名优特产品,间接帮扶农户增加收入约1220万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9.6万元。
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助民增收有机统一,围绕特色长寿生态资源和农业发展优势,依托36个结对专家试点区域30个行政村特色优势资源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共1103.47万元,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1477万元,村均13.55万元,实现集体收益分红204万元。实施“借猪”“送种子”等产业帮扶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种养后补贴”激发乡村能人内生动力,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390多万元,全县油茶种植覆盖农户6.05万户,实现户均增收900元左右,推动2832户脱贫户养殖香猪,人均增收3000-5000元。坚持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促群众就近就业,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组织化、规模化经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200个,务工群众通过就业年增收近3万元,惠及1375户5163人。(罗盛荣)
来源:巴马县委组织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