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厚植“石榴情”,共筑“同心梦”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刚刚结束的广西大学第53届校运会开幕式上,6名少数民族同学身着特色民族服装走在电气工程学院的方块队前列,他们青春洋溢的身影,一经亮相便赢得了阵阵掌声;在绿茵场,随着一声裁判哨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广西大学出征的全区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落下帷幕,并取得了全区第五的好成绩;在大礼堂,少数民族同学们随着音乐的鼓点翩然起舞,姿态优美、热情奔放的舞曲点燃了在场观众的热情……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足球队员团结奋斗。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供图
民族融,心相连,一幕幕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场景正是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少数民族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线,准确把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丰富内涵,找准高校人才培养与民族团结进步的“最佳切入点”,把铸牢学院全体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大事”放进了为少数民族学生办实事、做服务的点滴工作上,各民族学生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价值引领,做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自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开始,学院结合时代特点、重要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班会、民族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才艺和特长的基础上,构建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借鉴和发展的交流平台,促进各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立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心关怀,做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上的“知心人”。少数民族学生在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学院通过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制定调查问卷等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同学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学院通过奖、贷、助、补、减、免、缓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资助,在助学金申请、路费补助、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以解决学生最基本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访企拓岗,做少数民族学生求职路上的“热心人”。学院常态化开展“一对一”的朋辈帮扶及教师辅导,为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笔试面试、专题培训等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少数学生了解专业前景、社会需求。此外,学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拓宽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渠道和资源,全力促进学生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从南到北,学院曾带队到中国华电集团等单位进行调研,期在学生实习实践、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与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开展多维度的合作。
下一步,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以学业帮扶、典型示范、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育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韦俞妃、何夏凡、雷琦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