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柳州:以“四突出”为抓手打造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2023年10月31日15:3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柳州市汇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四突出”为抓手,全力推动文化深度融合,不断寻找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点,积极拓宽普法工作新路子,大力开展山歌普法、多耶普法、坡会普法等普法活动,积极培育民族法治文化惠民工程,发掘和打造出一批具有民族法治文化特色的品牌,以文化力量滋养群众法治素养,全面推动并有效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突出制度建设,抓顶层谋全局

“制度先行打基础,工作推动劲力才足。我们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上注重制度建立,抓住顶层设计,谋划工作全局。”柳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洪亮说。

早在2017年,柳州市制定《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提出打造法治文化品牌目标。“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柳州市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专章写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行业文化等融合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法治文化品牌”。制定《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法治文化品牌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和主要目标任务,形成了以“八五”普法规划为纲,法治文化品牌建设方案为目标,全市各级各单位协同推进的法治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为稳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

突出民族特色,抓融合求实效

“法治宣传融入地方文化,让普法工作更具趣味性、生动性、群众性。”柳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刘慧云表示,近年来,柳州市注重“四融合”推出富有柳州特色的普法方式。把法治宣传融入山歌文化,打造山歌普法。利用本地群众爱唱山歌、爱听山歌的特点,组织山歌艺人围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创作山歌作品,将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山歌唱出来,有效提升了法治宣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把法治宣传融入多耶文化,打造多耶普法。利用“多耶”“侗戏”“侗族琵琶歌”等文化演绎形式给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走村进寨开展“双语双向”的法治宣传、法律解读和意见征集。把法治宣传融入“款”文化,打造侗寨鼓楼普法“款”堂。利用侗族独有的“鼓楼议事”“款坪讲款”形式,在村寨鼓楼建立普法讲堂,引导“寨佬”将法律条文融入“讲款”内容,使普法教育更为直观生动、深入人心。把法治宣传融入“坡会”文化,打造“坡会”普法。将坡会作为苗、侗等民族地区普法宣传主阵地,将法治文化与苗歌、芦笙踩堂等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将普法宣传点设到坡会现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法治文化特色。

突出赛事培育,抓创作铸精品

“这本《山歌普法300首》的书编得好,可以多要几本吗?”10月23日上午,在柳州市举行的2023年“敬老月”广场日宣传活动上,柳州市司法局法治宣传点前群众争相索要宣传资料。《山歌普法300首》深受群众的喜欢,已经编印了两次,印刷量万余册。编入的山歌都是近年来柳州市举办的各种赛事上优秀的作品。近年来,柳州市先后投入资金120多万元,组织开展“山歌唱宪法”、山歌普法文化节、“相聚‘三月三’共唱法治歌”、禁毒山歌会等活动,全市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组织普法山歌类活动1000多场次,近万人次民间山歌艺人参与创作和演出,惠及群众超过50万人。

柳州市还以节为媒,推动民族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彩调《邻里乡亲》、侗族琵琶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渔鼓小剧《柳大人断案》、山歌《法治精神暖人心》等一批法治文艺优秀作品相继脱颖而出,通过巡演、巡展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法治文化生活。

突出阵地建设,抓拓展重氛围

“我们学校有很浓厚的学习法律宣传法治的氛围,通过小手拉大手,一起学法律等活动,法律进学校工作得到拓展和延伸,学校平安建设成效十分明显。”柳石路小学校长韦春柳说。

在柳州市以山歌普法为特色的学校还有柳石路第二小学、柳邕路小学、柳邕路第二小学、鹿寨县鹿寨镇第五小学等,这些学校分别开设山歌课程,组建山歌社团。

多年来,柳州市坚持以特色阵地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带动民族法治文化百花齐放、创新发展。鹿寨县在少数民族村寨、集市集镇打造“法治山歌”示范点,建立9个山歌歌圩,推动全县“法治山歌”工作常态化发展;市白云小学建立民族曲艺法治教育课堂,围绕“骆越”文化打造学校普法阵地,通过富有柳州文化特色的渔鼓戏开展普法教育;市岩村路小学每年持续开展校园法治文化节,编印法治教育校本教材,丰富法规育人文化内涵,校园法治教育成为全市、全区乃至全国的响亮品牌;柳城县太平中心小学打造以“壮欢”文化传承为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博物馆,引导学生从小接触、喜爱、传承壮族文化和法治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中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县民族小学、县民族高中、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着力开展民族法治文化进校园工作,通过“专业课程+特色课程”“基础教育+普惠教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等模式,把法治元素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凸显民族法治文化育人主题,让校园文化、民族文化、法治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普法以来,通过现场示范、情景教学等方式,柳州市开展民族法治文化相关培训课程80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傅永新、李龙翔)

(责编:陈丽冰、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