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东兴:加快推动沿边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3】

2023年09月15日09:28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国门大道。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国门大道。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兴市沿海沿边,是全国唯一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海陆河相连的口岸城市,是我国进出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双通道、主门户之一。近年来,东兴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构建边海国际双通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双赢地,实现互联互通更加便利、贸易结算更加便利、投资合作更加便利、技术交流更加便利、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奋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构建边海国际双通道

8月8日,防东铁路进入铺轨阶段,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东兴市也将接入全国高铁网,中国高铁与越南云屯至芒街高速公路间公铁联运转换距离缩短至5公里,打通北部湾经济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通向东盟国家的高铁通道。国道G219、防城港至东兴国门大道加快建设,年内计划建成通行,谋划推动互市区简易铁桥、东兴港、中越北仑河三桥、中国东兴至越南芒街铁路纳入规划,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构建辐射东南西南的“东兴+”公铁联运交通网络。同时,东兴边境深加工产业园、东盟(东兴)农产品跨境冷链物流分拨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推动互市区升级改造和“三统一”管理,全面升级智慧互市服务平台,持续提高口岸便利化通关能力。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8月31日,防城港市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东兴专场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16.15亿元,预计年产值38.34亿元。今年以来,东兴市瞄准边境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边境加工贸易承载区,开展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推动农副食品、中药材、纺织服饰、高端家居、医药加工、轻纺服饰等产业链加快打造,逐步形成“互市+合作社+加工+流通”的工贸互动纵深发展模式。依托东兴口岸优势,广西东盟中药材香料智慧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东兴边境深加工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依托边民互市贸易区平台,大力实施“贸工互动”战略,创新互市落地加工产品“直通式”通关模式,推动东盟国家更多的商品互市通关入境落地加工增值再销售。

东兴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攻坚年和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将充分发挥敢拼、敢闯、敢首创的“三敢”精神,围绕“4个片区+互市区”,谋划“9+N”系列项目,按照一区多园和园中园模式布局,全力以赴为加快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出效益,促进东兴经济提质增效。

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双赢地

今年以来,东兴市着力解民忧、优环境、提效率、打攻坚,企业开办、纳税、办理建筑许可、水电气报装、不动产登记等重点指标达到全国全区一流水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更加深化,企业开办营业执照办理、印章刻制、发票和税务UKey申领、就业及参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开户、平台内预约银行开户等7个事项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政务环境更加便民。以审批不见面和办事零跑腿为目标,网上可办率达100%。不断扩大“异地办理”改革覆盖面,1196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好评率达100%。

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中越双方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开放开发红利持续释放,东兴和芒街多领域交往合作将更加紧密。当前,东兴市充分利用沿边优势,进一步加强两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和开创中越边境地区“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推动互联互通更加便利。东兴市充分依托六大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叠加政策红利,积极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成功融入北部湾一小时经济圈内。推动贸易结算更加便利。上线运行智慧边贸综合数字化平台,推进边民互市贸易信息化建设,形成具有多种东盟国家小币种汇率报价、交易撮合、多市场主体参与的货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使贸易结算更加便利。推动投资合作更加便利。实施进出口货物“提前审结”新模式,车辆整体通关时间在全区排第一,边民互市区率先使用“一指通”系统。创新开展越南籍自然人登记管理,吸引外来投资者到东兴投资创业,扩大了经济交流。推动技术交流更加便利。持续推动与越南在进出口加工领域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谋划构建“两区四园”工业发展平台,人员交流推动技术交流进一步加强。推动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推行口岸分类通关改革,实行人车分流,出入境旅客只需通过刷护照、按指纹、人像识别即可快速通关,大大缩短旅客通关时间。(谭海东)

(责编:李敏军、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