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蒙家坤:借力“四大抓手”,扎实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走深走实

人民网南宁9月15日电 (冯肖慧)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公共机构食堂在倡行绿色消费、文明用餐上发挥了带头作用。日前,贵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贵港市直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蒙家坤接受人民网专访,结合工作实际介绍贵港市直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推进反食品浪费法的工作部署和成效亮点。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贵港市直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是如何推进反食品浪费法有效落实的?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反食品浪费工作的亮点做法和成效。
蒙家坤:近年来,贵港市直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聚焦机关食堂建设,通过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改革创新、狠抓监督评估、抓实宣传教育等措施,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落地见效,实现机关食堂“舌尖上的节约”。目前,我市公共机构食堂195个,日(工作日)平均用餐总人次(早、中、晚)6742人次,年度粮、油、蔬菜、肉类、厨余垃圾等对比上一年度均下降3.5%以上。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制定《贵港市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暂行)》,细化组织制度建设、食堂管理、供餐管理、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加分等6个指标共21条正负面清单。目前各机关食堂均明确反食品浪费工作管理部门、职责、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强化食堂管理,充分利用食材边角余料,倡导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建立剩余菜品利用机制,做到物尽其用、剩而不废;每日统计分析厨余垃圾,及时改进烹制技术,提高菜品食用性;严控源头浪费,严把采购环节管控和成本核算,规范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
二是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机关食堂与第三方企业合作的社会化改革新路径,通过明确由其配送食材、提供就餐服务、保障食堂人员待遇,并设置监督考核、服务提升、人员管理等约束性条款,从而更好地提高机关食堂现有国有资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综合效益,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变成“巧妇善为少米精炊”。推行“小份菜”改革,通过挖掘精品菜品丰富膳食、建立食谱数据库合理配餐、精减菜肴分量价格科学备餐等措施,满足职工灵活点餐与适量用餐的需求。持续抓好机关食堂灶具、可降解餐盒和垃圾袋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使用。创新开展全市机关饮食文化交流活动,如全市接待系统和机关事务系统联合开展“挖掘地方特色产品、小吃、特色菜”活动,畅通乡村振兴农产品走进机关食堂渠道。
三是狠抓监督评估。及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的通知》,每年定期对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通报,科学推进机关食堂节约减损管理,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2022年我市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155家评为优秀、5家评为良好、20家评为合格。巩固提升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质量,对各机关食堂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好优秀机关食堂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抓实宣传教育。利用融媒体“新业态”线上发声,充分利用各公共机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讲好“反食品浪费故事”。利用传统媒体线下推广,在《贵港日报》、贵港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刊登报道;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在各公共机构LED宣传屏或展板进行宣传;在广场、公园等人员流动集中的场所设置广告、板报、横幅等进行宣传。联合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周年等时间节点,以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多种方式为各级公共机构开展各具特色的、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政策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反食品浪费的重要意义、相关条文和重点解读。
下一步,贵港市直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将强化内外统筹、上下兼顾,扎实推进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走深走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