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两水苗族乡:
"1+5+13+19"化解矛盾纠纷,扎实推进乡村治理

“现在想见我们乡的书记、乡长、主席都不用到乡政府找,只要每月农历十八到临街看看公告,第二天就能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啦……”社水村岩寨包组村民杨女士开心地跟邻里们说,为乡里领导开展“十九”苗乡圩日接访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表示点赞。
两水乡党委书记李玉武接访
近年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创新实施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新办法,以“1+5+13+19”多举措破解群众“访累”难题,把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诉求作为推进乡村治理成效的有力抓手。
“1”即是夯实一个阵地建设。在畅通受理渠道上“蓄力”,确保群众诉求有地办理。两水苗族乡整合资源,重点关注集镇人员密集地段,将原税务所的一间临街办公室规范建设两水苗族乡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室,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及反映的信访问题。今年以来,两水苗族乡共开展“中圩”接访7次,已受理群众诉求56件。
“5”即是优化五项处理机制。在各个环节上“用力”,确保群众诉求实现闭环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接访谁督办”原则,两水苗族乡采取“小事村级调、大事综治办、难事乡级议”的模式,优化“有诉必应、分类登记、接诉即办、有接必果、结案回访”五项处理机制,多措并举弄清问题症结,推进群众诉求化解。
资源县两水苗乡圩日公开大接访活动
前不久,“中圩”接访室接到一件关于邻里损坏黄皮(中药材)赔偿的诉求,按照“谁接访谁督办”的原则,接访领导第一时间,组织林业、农业农村、司法、综治、相关村委等单位部门召开联合会,严格落实五项处理机制,进行合力协调处置,该诉求得到了圆满化解。“非常感谢党委政府对我们诉求的重视,积极回应,用心协调,既留住了邻里感情,又得到了应有赔偿,内心的担忧也得以了解除。”诉求人对乡党委政府由衷地感谢。今年以来,两水苗族乡已通过优化处理机制,成功调处化解了49件群众诉求。
“13”即是“一主三专”强化队伍配置。在整合各方力量上“聚力”,确保群众诉求高效办理。两水苗族乡根据“乡村干部工作纪律作风、农林水矛盾纠纷、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等三个方面诉求主题,成立由1名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分管业务领导及对应业务办事员为成员的3支专项群众诉求服务队伍,定期开展群众诉求接访工作,对反映诉求的群众做到有耐心、有热心,以“主要领导督+分管领导办”模式加快诉求解决速度,全力做到在“家门口”解决群众诉求。
今年8月5日,两水苗族乡凤水村对门山村民吴女士来到“中圩”接访室反映她家刚搭建好的用于粉刷外墙的竹架子被隔壁邻居损坏。接诉后,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综治、派出所进行调查。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及与涉事双方的交流,工作组很快锁定问题症结,召集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地界确认,涉事双方当场表示满意并签订调解协议书。“现在‘主要领导督+分管领导办’模式已经成为两水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和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抓手。”两水苗族乡社会治安综合事务中心负责人唐海明说。
“19”即是固定“十九”圩日落实长效管理。在受诉时间上“加力”,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办理。两水苗族乡紧扣苗乡“逢九”赶圩习俗,将每月农历“十九”圩日固定为三家班子主要领导接访日,即“中圩”接访日。无论是周末还是法定节假日,主要领导都会带领一支专项群众诉求服务队进行接访,截至日前,以开展周末“中圩”接访2次,受理群众诉求12件。
自“中圩”接访活动开展以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受理的56件群众诉求均已落实专人办理,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乡无一起越级访和非法访事件。下一步,两水苗族乡将继续推行三家班子主要领导“中圩”接访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动群众诉求接访服务,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曾祥超 龙艳梅)
来源:资源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