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靖西:农业驶入“快车道” 农民过上“甜日子”

2023年08月08日11:02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364个、产业园75个;累计完成14个“三品一标”、2个“圳品”、2个供深基地认证;靖西大香糯、大果山楂2个农产品入选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培育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百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靖西市农业发展留下的深深足迹。近年来,靖西市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延伸产业链,推动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特色经作提质增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49亿元,同比增长6%,一产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6%,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产业基础。

夯实产业基础,优化种植结构。靖西市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半年,该市农作物粮食春播面积33.65万亩,同比增加8310.79亩,增长2.5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8万亩,完成率120.36%,春收产量3071.49吨,增长6.36%。2022年完成改造的3.2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2023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初步设计已获百色市农业农村局批复。同时,该市大力挖掘桑蚕、水果、蔬菜种植新亮点,2023年最新统计桑园面积13.39万亩,上半年新种桑园6350亩,养蚕18.68万张,同比增长4.3%,鲜茧产量5990吨,增长7.6%。完成新种水果面积(主要为百香果套种粮食作物)2.03万亩,增长120.65%,产量2.79万吨,增长3.6%。蔬菜累计种植面积7.9万亩,产量累计11.75万吨,增长3.4%,其中新兴起的佛手瓜苗种植,在化峒镇、湖润镇等已经形成了从采摘、分拣、搬运到冻库储存、装车、销售的产业链条,大规模销往南宁、广州等城市。

培育新型主体,激发农民内驱力。该市大力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探索实践“村集体+企业+农户”“村民合作社”等多种农业发展共赢模式,推动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以指导生猪生产,提高生猪产能,大力发展其他替代品产业,加快家禽、牛羊产业发展为主基调,依托扬翔、福喜乐、腾飞等龙头企业建设禄峒万头母猪繁殖基地、安宁果布养殖小区、龙临偕乐养殖小区,南坡书力人畜分离等项目,利用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自治区统筹部分)130万元扶持养殖企业进一步发展生猪养殖。成功与露华晨曦(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签约“绿仙桑”智慧养牛全产业链项目,目前已在部分乡(镇)开展项目建设。上半年,该市生猪出栏16.47万头,增长1.3%;牛出栏1.48万头,增长4.2%;山羊出栏2.33万只,增长7.1%;家禽出栏205.82万羽,增长3.1%。

打造农业品牌,不断提升产业品牌效应。围绕推动“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目标,对照“三品一标”有机认证标准,不断培育、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狠抓靖西大香糯、大麻鸭、大果山楂、婻坡鱼等产业品牌打造;严格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机制,积极组织本地农产品参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宣传报道、农产品参展等渠道,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该市在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稻+渔”“果+粮”等产业发展构架,大力开发“旅游+”发展模式,农业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不断探索出了“旅游发展+现代农业”“产品经济+观光经济”的产业新路,促进农业有效对接二三产业,三产融合步入发展快车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黄金桃)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