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中峰镇:强化“四个三”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3年07月25日11:57 |
小字号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资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

资源县中峰镇结合当地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提出“乡村振兴大镇、工业发展重镇、全域旅游名镇”建设目标。县乡村三级规划,锚定发展目标,擘画美好蓝图,在中峰镇大庄田村抱财丘开启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对抱财丘屯乡村风貌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对抱财丘屯乡村风貌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坚持三个“先行”,凝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之力”

坚持科学谋划先行。县委、县政府将抱财丘屯作为资源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与“五个振兴”目标的乡村建设样板倾力打造,整合各方资源,谋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确定“争创华南地区一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目标,规划实施以该屯为核心的“一江一廊一区一校三村三园三沙洲”13个项目,高标准打造“田园之光·乡村之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绘就美好图景。聚焦组织保障先行。在抱财丘屯党支部,组织开展“争当丹霞先锋”“争当和谐拆迁先锋”等党建活动,打造“党建聚力·文旅振兴”党建品牌。发挥“领头雁”作用,将党组织建立在重大项目一线攻坚克难,县镇村屯40余名党员联动,成立临时党支部先后组织召开60余次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党委夙夜在公,带领党员干部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淬炼,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只能征善战、血性担当的党员先锋队,有效实现“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阵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聚焦资金保障先行。牢牢把握深圳市南山区对口帮扶机遇,树牢项目建设“八大意识”,牢记“集中财力办大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整合资金2353.8余万元投入项目建设。其中粤桂协作资金共计527余万元占一期项目总资金的22.4%,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红提田园环路等3个项目建设并严格落实粤桂项目联农惠农机制,极大完善抱该屯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础。

高标准打造“田园之光·乡村之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高标准打造“田园之光·乡村之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开展三个“工程”,塑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风貌之形”

开展“一把手”攻坚工程。成立中峰镇片区农文旅融合项目指挥部与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建设中牢固树立县委提出的“八大意识”,坚守“六条底线”,创新“六皮”工作模式,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硬着头皮上、厚着脸皮说、扯开嘴皮喝、不合眼皮盯、饿着肚皮干、磨破脚皮冲”,工作组攻不下的“堡垒”由班子成员上,班子成员拿不下的问题镇党委书记亲自上,中峰镇班子以廉洁奉公的行为率先垂范,以抓铁留印的决心冲锋在前,坚决落实法规意识,在短短两个月内啃下了“三清三拆”、打击“两违”、农房管控三块硬骨头。累计化解征地拆迁10余起土地林地权属纠纷;拆除老、旧房71座,拆出公共面积8390平方米;按千分之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储备宅基地8宗,满足20年的全屯宅基地用地需求。开展大地景观化工程。围绕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景观美学意识做文章,高标准实施“田、水、路、林、村”全面综合整治,形成“山水相融、田林交错、村景一体”生态格局。坚持花化绿化彩化理念,完成造林绿化10余亩,栽植桃花、山茶花等苗木1600株,建成40处花卉树木园区,打造大沙洲、座机坪、堰坪里3个沙洲森林公园以及花果山自然生态景观,建成2.5公里的大红提观光长廊、20公里的小红提观光长廊等经济作物大地景观。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有力推进“多规合一”的低成本简易性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邀请区内知名专家和团队对抱财丘屯乡村风貌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严格按照县委“留住乡愁”的建设要求,通过乡土理念、乡土手法、乡土材料(着重使用毛竹、鹅卵石),坚决贯彻成本核控意识开展乡村建设,确保质量安全双过关,共完成立面改造58户、整治“高墙大院”完成微庭院建设20户,修建旅游步道5.8公里、排污管道2.2公里、休闲广场1个,绘制墙画10余处、设置建设前后对比图15组,乡村生态宜居展新貌。

小山村面貌大改变

小山村面貌大改变

突出三大“产业”,汇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振兴之实”。突出以特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一产”。持续擦亮“广西红提之乡”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峰红提的“金字招牌”,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该屯为种植核心,带动周围农户种植红提3万亩、罗汉果0.4万亩、中药材0.3万余亩,获得有机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突出以农业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二产”。在该屯附近,中峰镇班子通过半个月集中攻坚,完成征地59.27亩,解决困扰园区多年的纠纷问题,为县委政府引入粤桂协作资金650万元建设粤桂协作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园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计划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600万全面提升粤桂协作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有5家企业已经落地生产,全面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三产”。突出大景区概念,通过“山色、水意、火韵、土味”四大生活主题,串联周围“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资江漂流中峰段、党员教育初心馆、油榨坪公堂等景点,抱财丘屯每月游客量达6000余人,现已在屯内示范性打造红提采摘体验园,通过采摘加售卖的经营模式,预计将红提园年产值由10000元/亩提高到15000元/亩。目前中峰漂流已经启动,沿途的大庄田村、中峰村、车田湾村均可通过项目分红、沿途商业发展获得红利。“拾光小筑”民宿旗舰店正实施建设,半边街、沙洲木屋等民宿群落建设初显成效。坚持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推行“旅游+”战略,积极探索“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1+N”发展模式,常思可持续发展之策,根据抱财丘农文旅三产发展前景,商定抱财丘“成行成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方案,丰业态、定行规、促发展,打造经济循环带,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抱财丘真正“留财”。

做好水文章,开发水上旅游

做好水文章,开发水上旅游

发挥“三个作用”,铸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善治之魂”

发挥“屯级党群理事会”作用。创新形成“党领民办、群众自治”经验做法,成立屯级党群理事会负责商议解决屯里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防范等经济社会日常事务,并将抱财丘细分为三个片区开展网格化精细服务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党群理事会成员在镇党委的引导下走街串户,宣传政策,以身作则,让地让利,通过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相结合,不断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让抱财丘屯从乱到治,村民由拒绝到配合,项目全方位顺利推进。发挥“一约六会”辅助作用。青中年协会、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乡贤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六会”协同发挥自治功能,将禁止农村滥办酒席等十条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并进行诚信积分管理,达到一定积分可到商店换取商品。将法治德治、践诺守信、公私分明等要求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措施写在墙上,各家各户实行“门前四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路灯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挥乡风村风引领作用。深度挖掘“中峰转向”红色文化、“清廉资江”清廉文化以及传统山歌文化,建成村史馆1个以及手工艺展示屋3间,年度常态化编创并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20余次,“抱财丘篝火晚会”品牌不断打响,“重情重义、说一不二、敢想敢做、依法依规、威武敞亮、争创一流”的中峰人民品质要求深入人心。(张山锋、蔡立松、王建成)

来源:资源县委宣传部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