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惠民生 南宁市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推动“两山”双向转化,绿色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渐增强。
加强城市治水 “百里秀美邕江”成为首府幸福之源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累计投入400多亿元对14条内河实施全流域治理,对邕江水面和两岸148公里实施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城市38段黑臭水体全部清零,百里邕江一路青绿秀美,昔日水体黑臭的内河已蝶变成一个个像那考河、沙江河等城市内河湿地公园,杂乱无序的邕江已化身为“百里秀美邕江”、城市靓丽的名片。如今已成为广大市民经常休养生息和网红打卡之地,更成为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和人才聚集的重要引擎。“百里秀美邕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这是南宁坚持“两山”理念,有效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最具体、最生动实践。
持续厚植生态优势 “中国绿城”成为工业投资热土
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实施减污降碳源头治理,蓝天白云四季常驻、地表水“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土壤安全总体稳定,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质并持续提升,生态优势不断厚植、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环境容量等环境要素保障。近两年来,随着区位优势的发挥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南宁“中国绿城”已成为国内一方投资热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六大千亿元产业加速发展。南宁东部新城迅速崛起,港口物流、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潮力铝精深加工、太阳纸业等重大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建设。这是南宁坚持“两山”理念,有效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最具体、最生动实践。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
2017年以来,南宁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上林县和良庆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邕宁区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称号。通过示范引领,把农村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调推进,在农村形成了丰富的“两山论”实践典型。一是通过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植,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武鸣成为全国最大沃柑生产基地,武鸣沃柑入围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是唯一荣登百强榜的沃柑品牌;隆安成为全国火龙果最大生产基地,产量全国第一。二是宾阳古辣镇通过采用EOD模式,开展农村污染综合治理、蔡氏书香古院整理、万亩香米产业示范田园建设,建成了生态、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文化名村、4A旅游景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马山县古零镇“中国弄拉”,通过退耕还林、居民易地搬迁,大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有名的旅游景区,仅2022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收入100多万元。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古零镇乔老河片区通过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乡村风貌改造、农业产业发展等44个项目,成为生态乡村典范,实现了“绿富美”的转变。四是邕宁区围绕顶蛳山遗址、壮乡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八尺江、五圣山、富硒土壤等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具有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态壮乡”,成功入选广西首批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之一。此外,还有西乡塘“美丽南方”、上林万古茶园等一批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这些都是南宁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效实现“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具体、最生动实践。(肖琦)
来源:南宁市生态环境局
(责编:张芳、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